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唯物史观在中国传播一百年与“三个代表”--精编范文

唯物史观在中国传播一百年与“三个代表”--精编范文_第1页
唯物史观在中国传播一百年与“三个代表”--精编范文_第2页
唯物史观在中国传播一百年与“三个代表”--精编范文_第3页
唯物史观在中国传播一百年与“三个代表” 原文出处学习时报 原刊地名京原刊期号 20XX0811原刊页号③分 类 号 B1分 类 名哲学原理复印期号 20XX09 标 题唯物史观在中国传播一百年与“三个代表” 作 者张静如/齐卫平 摘 要 题唯物史观 正 文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首先从唯物史观开始 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和1919 年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掀起了传播的热潮。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唯物史观成为被首先介绍的内容。1919 年5 月 5 日至 8 日,《晨报》副刊“觉悟”连载了由渊泉翻译的日本学者河上肇的《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第一次比较全面介绍了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此后,该副刊还发表了《马氏唯物史观概要》、《马氏唯物史观批判》等译自日本刊物上的文章。李大钊于 1919 年 9 月在《新青年》第 6 卷第 5 号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原理。随后,他又发表了《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唯物史观在现代社会学上的价值》等文章,并在北京大学和北京女子高等学校开设有关唯物史观的课程。不仅如此,李大钊还号召人们仔细讨论唯物史观,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1919 年 11 月 11日至 12 月 4 日,《广州中华新报》连载杨匏安的《马克斯主义》。文中说:“马氏以唯物的史观为经,以革命思想为纬,加之以在英法观察经济状态之所得,遂构成一种以经济的内容为主之世界观,此其所以称科学的社会主义也。”李达在日本留学期间就着手翻译《唯物史观解说》,1921 年 5 月由中华书局出版。1921 年 1 月《新青年》第 8 卷第 6 号发表了李达的《马克思还原》,把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原理做了概括说明:“一切生产关系财产关系,是社会制度的基础;一切社会宗教、哲学、法律、政治等组织,均依这经济的基础而定。”“社会的物质的生产力,进展至于一定程度时,就与现社会中活动而来的生产关系财产关系发生冲突。”同年 8 月,陈独秀在《新青年》第 9 卷第 4 号上发表了《答蔡和森(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一文。文中说:“我以为唯物史观底要义是告诉我们:历史上一切制度底变化是随着经济制度底变化而变化的。我们因为这个要义底指示,在制造将来的历史上,得了三个教训:(一)一种经济制度要崩坏时,其他制度也必定要跟着崩坏,是不能用人力来保守的;(二)我们对于改造社会底主张...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范哲铺+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想你所想,急你所急,你需要的都在店铺里可以找到。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