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纪念馆导游词 篇一 周恩来纪念馆位于古城淮安北门外夹城内的桃花垠。距离周恩来故居约两华里。馆区由纪念岛、宽阔的水面和湖四周环形绿地组成。总面积有三十五万平方米,其中百分之七十为水面。岛上建有主馆和附馆,总建筑面积为 3265 平方米,其中主馆 1918 平方米,附馆 1345 平方米,是由南京大学齐康教授负责总体设计,整个建筑既考虑到我国民族传统风格和本地特色,又注意吸取当代建筑的先进技术。主馆坐落在绿色草坪的基台上,象征着我们尊敬的周总理是中国人民忠实的儿子,他将永远扎根在祖国的土地上。主馆高 26 米,与南京中山陵、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为同一等级高度。主馆呈四方形,内八角。四方八面体寓意着周恩来的精神普照着我们中华民族。四根花岗岩石柱寓含着周恩来生前曾先后于 1954 年、1962 年、1964 年和1975 年四次提出要在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雄伟设想。这不仅是他终身奋斗的目标,也是他留给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政治遗嘱。四根花岗岩石柱支撑着四坡屋顶,看上去可使人联想起古老江淮平原上提水灌田的牛车棚,寓含着周恩来的一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四根柱子支撑四坡屋顶的造型还像苏北里下河地区的待渡亭。周恩来 19XX 年离家赴东北时曾在运河边的待渡亭候船,然后登舟北上。以待渡亭的形状作为他的纪念馆寓意周恩来从淮安待渡亭走出,最终又回到了他的故乡。 主馆分三层。底层为陈列厅,里面以丰富而详实的图片、实物和电视显示屏,来展示周恩来总理光辉灿烂的一生。沿南边 51 级台阶就来到了二层瞻仰大厅。周恩来 1921 年 23 岁时在法国巴黎加入中国共产党,当 1949 年新中国成立时他被任命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时年正好是 51 岁。大厅内设周总理全身汉白玉座像一尊,连基座高 4.7 米。纪念厅的蓝色天棚可以让阳光直接射到四米多高的汉白玉坐像上,像的四周由鲜花、长春盆景簇拥,寓意着周恩来是一位顶天立地的伟人。三层为观景台,远眺可望古城和馆区风景。假如从上往下俯视,则可见牌楼式的景门和人字形附馆合起来,正好是“八一”的图型,寓意周恩来领导八一南昌起义之意。附馆建筑呈人字型,面对主馆呈拱卫之势,体现了周恩来是人民的好总理,他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附馆共两层,二楼主要是办公用房,底层设有名人字画厅和影视厅。字画厅陈列展出国内外知名人士和书画大家为周恩来纪念馆捐赠的书画作品,影视厅主要放映周恩来生平业绩的影视片。 主馆前的广场上,半圆形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