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铬电镀废水处理办法铬用于电镀,坚固美观,但电镀生产含铬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普遍重视。电镀主要来源于镀件清洗水,呈黄色,含有高浓度的六价铬,铬离子有强毒性,具备致癌作用、致突变作用与细胞遗传毒性,损害染色体脱氧核糖核酸。通过对某电镀厂周围布点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下游方向的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粮食和蔬菜均受到 Cr6+的污染,距离厂区越近,污染越严重,厂区周围人群的血、尿、头发中 Cr6+含量均超过正常值。为了解决这一环境问题,许多电镀加大投资,对电镀含铬进行了综合治理,治理技术多种多样,各有特色。实践证明:采纳电解法沉淀过滤工艺可靠、经济和有用。1 治理技术 1.1 处理工艺选择 长治市有许多机械加工进行电镀,但电镀生产规模小,镀件数量少,电镀废水量较小,又属于间歇式排放。对于电镀生产含铬废水最早采纳(添加活性炭及树脂)设备进行处理,虽然占地面积较小,操作方便,但处理能力有限,处理效果差,处理后的废水 Cr6+浓度依旧偏高,加之树脂比较频繁,所以该技术目前已基本淘汰。后来更新设备采纳逆流漂洗处理技术,用 4 个~6 个连接紧密的清洗槽对镀件逐级洗涤。由于电镀槽电镀液蒸发,需要定时、定量用 Cr6+浓度较高的浓缩清洗水作补充,同时电镀生产的冷却水及补充水进入清洗槽,如此重返往复,使电镀废水实现闭路循环,这种方法虽然临时解决了电镀废水不外排问题。但生产和处理过程当中存在含铬废水跑冒、泄漏现象,且大量冲洗水形成了高浓度 Cr6+水,同时废水量渐渐增加,天长日久,这些高浓度含铬废水一旦超过负荷外排,会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近几年以来,国内有关专家提出用化学还原法(沉淀法和气浮法)与薄膜蒸发法等技术对电镀含铬废水进行处理。该工艺技术先进,设备运转可靠,处理后出水水质好,但投资大,占地面积大,适用于大型的、经济效益好的电镀生产。本文重点叙述目前比较成熟、经济和有用的处理工艺——电解法沉淀过滤工艺。该工艺便于管理和操作,运转稳定可靠,生成的渣量较小,能实现电镀含铬废水处理后完全回用,沉淀过滤池所使用的填料定期统一处理,从而能彻底解决电镀含铬废水污染环境问题。1.2 工艺流程概况 电镀含铬废水首先经过格栅去除较大颗粒的悬浮物后自流至调节池,均衡水量水质,然后由泵提升至电解槽电解,在电解过程当中阳极铁板溶解成亚铁离子,在酸性条件下亚铁离子将六价铬离子还原成三价铬离子,同时由于阴极板上析出氢气,使废水 pH 值逐步上升,最后呈中性。此时 Cr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