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三个一评课稿:那感觉真好 ——评析封卫东老师执教《迷人的夏天》 张 正 良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日,听了四位选手的上课,首先,我对四位上课老师进行一个放松式的、诙谐式的点评—— 迷人夏天趣味多,不及飞凤上课情。老师像高雅的凤凰,学生如百鸟朝凤。(刘飞凤老师) 欲把艳子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课美,人更美;学生可爱,老师更可爱。(占艳老师) 毕竟语文课堂中,封哥不与美女同。一帅歌 pk 三美女,欠扁。哈哈!(封卫东老师是唯一的男选手) 一天好景君须记,最是菊花香飘时。这正是早有早的风采,晚有晚的魅力。(付菊老师是最后一节课) [当时的氛围特轻松,特爽朗。哈哈] 现在,我将从课前、课中、课尾对封卫东老师的课谈谈个人感受,在专家面前拍砖了! 第一板块:课前 微笑,抒写课堂基调 封老师在课前互动时,脸带微笑地问同学们是否认识他,当学生用稚嫩的童音回答他时,那笑容犹如迷人的夏天般铺满了他的面庞。那种发自内心深处的笑,一下子就拉近了陌生的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课堂上心神放松,如沐春风,这为整堂课奠定了一个温馨的基调。在老师这样善意的、真诚的笑脸中上课,那不是幸福是什么?而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封老师的笑,那爽朗的笑,那真诚的笑,那赏识的笑,一直贯穿了整个课堂。说真的,做封老师的学生真幸福。 第二板块:课中 训练,培育语文素养 语文,从不回避训练。没有训练,就不可能有学生语文素养的真正进展。就“训练”而言,大体存在三种表现:一种是老师没有训练意识,学生没有训练的经历和感受,我们称之为“无训练”;另一种是老师有训练意识,学生能意识到自己在接受训练。我们称之为“有训练”;还有一种是老师有训练意识,但学生却在不知不觉中经历训练过程,我们也称之为“无训练”。语文追寻的是一种隐藏了训练意图的“训练”,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训练”。 封老师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其一、写字训练 封老师在板书课题《迷人的夏天》时,故意把“夏”字中的“目”字写得很大很长,让学生谈谈看了这个“夏”字后,有什么感觉,学生从字的框架结构方面一一说出“目”字要写扁一点,就好看了。你看,封老师不从字的框架结构上明着来指导学生要把字写法律规范,要注意字的框架结构,而是让学生自己揣摩,自己发现应如何把字写法律规范,同时又“训练”了学生对字的自我欣赏能力。这种看似没有训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