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 XX 县农业面源污染的调研报告农业面源污染是指由化肥、农药、禽畜养殖粪便等分散污染源引起的对土壤、水层、河道、大气等生态系统的污染。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高度重视农业面源污染问题,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但面源污染由来已久,尤其是近几年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县以化肥、农药、农用薄膜及废弃物、农作物秸秆和养殖污染为主要内容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趋突出,使农村环境问题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难题。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推进“绿色 XX”发展,进一步治理我县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打好自然禀赋牌,我们通过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走访等形式,对我县面源污染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调研。一、农业面源污染现状目前,我县农业面源污染源主要集中在化肥、农药、农用薄膜及废弃物、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污染五个方面,具体情况如下:1、化肥使用现状-2-我县农业生产以小麦、棉花、果树为主,其中,粮食播种面积 40 万亩,水果面积突破 110 万亩,其中苹果 70 万亩,枣 20万亩,杂果 20 万亩。近年来,化肥的大量施用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但随之带来的污染也逐年增加。目前,我县农民施肥普遍存在重化肥、轻有机肥,重氮磷肥,轻钾肥,重大量元素肥,轻微量元素肥的“三重三轻”现象。在施肥方法上主要采用冲施、穴施、沟施、撒施。全县每年施用化肥总量在 15 万吨以上,按实有耕地面积 150 万亩推算,施用量达 100kg/亩,折合 1500kg/公顷,远远超过国际公认的化肥施用安全上限 225kg/公顷,而且复播指数越高,施用量越大,如蔬菜种植等高效作物,有的地块甚至达到了 200kg/亩,而这些化肥的利用率仅有 40%。过量施用化肥之后,危害之一,其养分不能被作物有效吸收利用,造成土壤养分结构失调,发生板结,偏施某种化肥,导致作物营养失调,品质下降,如现在的瓜果吃起来不甜,蔬菜吃起来不香,保存期限短,并且容易腐烂,其原因都是超标施用化肥;危害之二,随着土壤水溶性养分等物质被雨水和农田灌水淋溶到地下水及河流中,会造成地下水及河流污染;危害之三,导致产收比增大,一是受耕作栽培水平、作物需肥量等因素所限,作物不能获得很高的产量,二是过多地施用单一性的几种肥料,造成营养不平衡,养分失调,只增加成本不增-3-加产量,并造成了低品质的农产品不易销售或价格偏低等,给农民带来了损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