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妊娠合并心脏病【概述】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严重的妊娠合并症,其患病率为 1%〜4%,病死率为%。在我国孕产妇死因中,妊娠合并心脏病高居第二位。风湿性心脏病是以往妊娠合并心脏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但近年来由于风湿热得到积极和彻底的治疗,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已退居第二位。由于诊断技术的提高和心脏手术的改善,先天性心脏病女性生存至育龄且妊娠者逐渐增加,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已跃居首位。此外,妊高征心脏病、围生期心肌病、心肌炎、贫血性心脏病及各种心律失常等在妊娠合并心脏病中也占有一定比例。心脏病患者在妊娠期、分娩期及产褥期均可因心脏负担加重而发生心力衰竭。在我国孕产妇死因中是非直接死亡原因的第一位。只有加强孕期保健,才能降低孕妇死亡率。1、病因(1)妊娠早期妊娠期血容量增加,心排血量增加,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加大,显著加重了心脏负担。血容量增加始于妊娠第六周,至 32〜34 周达高峰,较妊娠前增加 30%〜45%,从而引起心率加快及心排血量增加。妊娠早期是以心排血量增加为主,妊娠晚期需增加心率以适应血容量增多。至分娩前 1〜2 个月,心率平均每分钟约增加 10 次,使心脏负担加重。此外,妊娠晚期子宫增大、膈肌上升使心脏向左向上移位而致心脏的大血管扭曲,机械性地增加心脏负担,更易使心脏病孕妇发生心力衰竭。(2)分娩期为心脏负担最重的时期。在第一产程,子宫收缩能增加周围循环阻力,血压稍升高,幅度为 5〜10mmHg。每次宫缩有 250〜500ml 血液从子宫中被挤出,中心静脉压升高。第二产程时,除子宫收缩外,产妇出现用力屏气,腹壁肌及骨骼肌同时工作,使周围循环阻力及肺循环阻力均增加;同时增加腹压能使内脏血液涌向心脏。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原有血液自左向右分流,可因肺循环阻力增加,右心房压力增高而转变为血液自右向左分流,出现发绀。第三产程胎儿胎盘娩出后,子宫突然缩小,胎盘循环停止,子宫向窦内大量血液突然进入全身循环。同时腹压骤减,血液向内脏倾流,回心血量急剧减少,使功能不良的心脏易在此时发生心力衰竭。(3)分娩后产后 3 日内仍是心脏负担较重的时期。除子宫缩复使一部分血液进入人体循环以外,孕期组织间潴留的液体也开始回到体循环,此时的血容量暂时性增加,仍要警惕心力衰竭的发生。2、临床表现由于妊娠本身可出现一系列酷似心脏病的症状和体征,如惊悸、气短、呼吸困难、水肿、乏力、心动过速等。妊娠还可使原有心脏病的某些体征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