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坚守岗位感人事迹疫情防控已进入关键时刻,许多平凡而感人的故事,正在这个特殊的战场上涌现。这里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疫情坚守岗位感人事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疫情坚守岗位感人事迹 1一位村支书当起采购员“大家注意啦!今天我去县城采购,上午 9 点前各户把需要买的东西告诉我,我给大家代买。”2 月 13 日一大早,武邑县龙店镇刘家墩村党支部书记刘延磊在大喇叭上喊着。疫情发生以来,该村全体党员干部立即行动起来,自发成立了志愿者队伍。他们在村口设立了检查岗,对进村人员、车辆严格检查、消毒。刘延磊还每天通过村里的大喇叭普及防疫知识。党员干部的付出,大家都看在眼里。村民刘合印拿出了自家的帐篷,为 24 小时轮岗值守检查口的志愿者挡风御寒;村民刘福全将自家的电线拉到了检查站,免费为检查站提供照明。人员出不去,时间长了,生活所需的物资怎么保障?以前村民采买东西,都是到龙店镇大集上去买,现在镇上的集市停了,大家要买生活必需品就只能跑到 10 公里外的县城才行。关键时刻,刘延磊担起了村民生活用品的采买任务,他让村民把要买的蔬菜、鸡蛋等生活必需品通过微信发到他的手机上。全村 30 多户,这家要买茄子,那家要买蒜薹,几十条信息发过来,他一一统计好,每隔三五天,便带着村里的志愿者刘红然、刘宏伟、刘梦德往县城跑采购。“上午 9 点多出发,一次大概要买将近 12 辆购物车的东西,下午 1 点多才能回村!”刘延磊说,因为采购的东西多,每次大家都顾不上吃午饭,“大家都不觉得苦累,因为我们是党员干部!”疫情坚守岗位感人事迹 2一个当天筹建启用的留验站“师傅,您从哪里来的?请您测一下体温。”2 月 6 日,在武邑范村交通检疫留验站,43 岁的武邑县交通局干部杨国军一边为进出的人测量体温、排查过往车辆,一边无数次重复着这句话。1 月 30 日,随着疫情形势日益严峻,武邑县决定成立 106 国道武邑范村交通检疫留验站,把好全县的北大门。作为交通部门联络人,杨国军负责范村和汽车站留验站的筹建。建设留验站可不是简单事,留验站由交通、卫生、公安交警等部门人员组成,人员结构复杂,大家彼此又不熟悉,管理起来难度很大。现场几个党员提议,由交通局向县直工委申请,成立了临时党支部,杨国军成了临时党支部书记。面对既无值班室又无照明的实际情况,杨国军和大家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大家马不停蹄安装减速带、爆闪灯、防撞桶等交通设施,同时协调电力部门接电安灯,搭建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