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局法治理念教育指导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进展观,围绕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专题,结合执法法律规范化建设、执法档案建设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深化学习培训,查摆存在问题,集中加以整改,使广阔干警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和深刻内涵,做到执法理念进一步端正,执法能力进一步增强,执法行为进一步法律规范,改革方向进一步明确,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人民群众对政法队伍和政法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平安、文明、开放、生态、活力的“新兰山”做出突出的贡献。 二、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基本内容 hjt 总书记指出:“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加强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以 hjt 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法学理论为指导,在仔细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施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体现,是司法行政工作的灵魂,是确保司法行政系统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的思想基础。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适应新时期司法行政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需要,是确保司法行政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客观需要,是建设高素养司法行政队伍的客观需要。仔细搞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对于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坚持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在政法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保证司法行政机关永远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给予的神圣职责,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基本内容: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原则。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五个方面的内容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反映和坚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