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的拓展与前景 中国于 2025 年实施了《可再生能源法》,之后可再生能源事业取得了快速进展。 首先是水能。中国的水电很有优势,是水电装机第一大国,三峡的全面建成,使中国有了世界最大、功能最齐全、综合性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我也看过很多国外的大型水电工程,但是远远无法和三峡工程相比。在三峡工程中,凝聚了中国很多技术、装备和制造。此外小水电也是很重要的方面,大体现在在亿千瓦的水电装机容量当中,小水电占了接近 1/3.水电开发在中国有一定的潜力,特别是西南地区。到 2025 年我们的水电需要提高到亿千瓦,到那时候我们基本上能够开发除了像雅鲁藏布江之外的主要江河,大的水电站基本上都已经得到开发。 其次是风能。最近,国家气象局对全国的风能资源再次进行了比较深化的调研、评估、评测,我国 50 米、70 米高度的风电资源是 30 多亿千瓦。不光陆上风电,我们海上的风电资源,包括潮汐电站、近海和深海地区的风力资源非常丰富。近几年我国风电装备的开发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现在全国整机厂有 80 多家,前三大家集中度很高--华锐、金风和东方占了 60%,竞争很激烈,很多后续的公司也将要上来。中国的风机从 2025 年开始连续四年翻番,到现在已拥有世界最大的 2580 万千瓦装机容量,今年超过 3000 万千瓦,我们将提前实现2025 年的目标。 因为进展空间很大,所以在有了政策、法律,有了创新和制造业作为基础之后,这个产业得到了很大进展。目前设备的国产化程度比较高,前几年的国产化率只有30%,大部分技术都靠国外支持,这几年在引进消化和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得到了很大提高。但从设备无故障率、效能等方面来看,和国外先进技术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这里有风力资源的问题,也有我们设备的性能、质量的问题。包括核心的控制系统、核心软件仍然在国外公司手中,我想中国的装备制造业一个很重要问题,就是我们的核心、神经系统是比较薄弱的环节。别的系统都可以转让给你,但是核心的控制系统不会轻易转让给你。 我们现在高铁用的核心系统、控制软件等仍然还是国外的东西。现在中国已经开始在海上建立实验风电厂,由于海上情况比较复杂,对风机的可靠性、无故障率要求更高了,不像陆上可以拿到其他地方去检修,海上各种情况都很难控制。另外,中国也在开发新的技术,比如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陆上三峡”如何更好的送到电网去,遇到很大的挑战,这包括一些技术问题还有政策上的问题。 在太阳能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