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科研训练人才培育 21 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其重要的分支———现代医学科技更是突飞猛进,迈入了一个全面创新的时代。口腔医学本科生不仅应具有广泛的自科学知识和坚实的医学专业知识,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科研力,为此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养模式,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重视科研能力的培育,使学生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科研能力强的高级医学人才是口腔教育者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就指导口腔医学本科生的科研的体会作一介绍。 1 大学生开展科研活动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讨论工作的初步能力”;但从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学过程看,只重视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大部分学校科研能力的培育力度明显不足。因此,迫切需要加大这种能力培育的力度。本科生教学是各大学教学的核心。科研训练、创新精神是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体现。面对今后全世界医学科学家的数量远远不够,斯坦福大学早在 1969 年就开始了本科生参加科研的教育,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经验。此后,这种本科生参加科研的理念被许多大学借鉴,出现了全球推广之势。 2 口腔医学本科生科研是可行的 时间保证:我校口腔医学本科生没有专门的时间来做科研。不像斯坦福大学,学生延期毕业,甚至长达 2 年,有整个学期的专门时间来做科研。我校在每学期开学后不久就进行本科生科研立项,紧接着可做实验等,最好在期末考试开始前 2-3 个星期结束课题,以便准备学生考试。学生精力旺盛,体力充沛,在丰富的课余时间里,不仅能学好基础课程而且有充分的时间完成科研。这样的时间安排合理,既利用了学生的课余时间,又不影响课程学习。学生能够保证扎实学好专业基础课程的同时做好科研,进行创新训练。为了学生有更多的自由支配和科研的时间,作者希望降低学位学分和讲授大课时间,学生可以自学并通过考试来获得学分,这也是斯坦福大学的经验[1]。经费保证:高校很多老师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学生的科研有国家、学校、学院的三级资助。国家、学校、学院均专门为本科生科研设立了基金。经费跟项目来源有关。假如是指导老师课题的子课题,则经费主要来自老师的科研项目。学生也可申请国家、大学、学院的科研立项,以获得相应本科生科研基金的资助。积极性保证:学院提倡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到科研活动中,学生通过口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