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教学体制分析 目前全球化口腔医学教育目标涵盖 3个方面[1-4]①学生具备相关知识;② 学生具备相关操作技能;③ 学生具备终身专业学习能力。口腔实验教学就是凭借实验教学资源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协调进展[5]。深化口腔医学实验教学改革就是构建教与学、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以及以课内与课外教学有机结合为特点的口腔医学实验教学模式,并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创新潜能、培育创新能力、强化各种临床技能训练、注重综合能力培育[6],最终达到全球化口腔医学教育目标的相关标准。鉴于此,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转变实验教学定位,建立口腔实验教学平台,构建平台化口腔实验教学模式,即设置学科化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建设实验教学环境,孕育团队化实验教学队伍,实施统一教学管理,以适应全球化口腔医学教育目标。 1 改革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在设计课程体系时,以口腔医学学科教学内容为参考系,使实验教学课程体系能反映“实验内容层面”、“教学时态”、“课程梯度”以及“教学途径”4 个教学要素内在关联关系。 1.1 实验教学内容层面将实验内容的目的分为 3 个层面,继而将实验内容归为 3个类型。强调基础性实验,注重提高型实验,鼓舞创新性实验,提供必修实验、选修实验及开放性实验个性化方案。 1.1.1 基本型实验学生必须完成和掌握基本实验原理、基本实验技术及基本实验方法。培育学生的口腔医师基本素养,即要求学生通过基础性实验项目训练,掌握各专业的基本技能,正确使用通用仪器、实验数据处理和写作实验报告的方法,应强化训练其手指操作能力。 1.1.2 提高性实验学生应接受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实验训练。培育学生的专业技能,即要求学生通过提高性实验项目的训练,培育学生的临床综合实践能力和素养,掌握本学科各专业的临床操作技术,正确使用专业化仪器。 1.1.3 讨论创新性实验为优秀本科层次学生提供进行深化讨论和具有创新意义的实验项目或课题,并催化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以培育学生的医学扩展能力。通过讨论性实验项目的训练,培育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并用所学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提高其讨论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创新性实验项目的训练,培育学生自主提出创新课题,进而进行自主创新构思、自主创新设计和自主创新实践[7]。 1.2 实验教学时态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的口腔教学以学生学制为单位,分为 3个阶段 4 个节点。即:基础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