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 PBL 教学构建与实施 1994 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牙科教育应以问题为基础,与社会、文化相关,并以社区服务为目的。其中,有关口腔健康模式的转变、分子和基因讨论在牙科中的应用,以及不断提高卫生管理的合理性等建议,明显促使了人们对现行牙科教育效果的重新认识。因此,全世界众多的牙科学院都开始构建新的课程,使之更适合学生学习,并使教学评价机制更趋灵敏且合理[1]。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是目前先进的教学方法,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 Barrows 于 1969 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的,教学方法的核心内容是:基于问题式学习或以问题为导向学习,这种教学方法的目的是培育学生的自学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这种教学方法先后在欧美国家广泛应用,现在将 PBL应用到牙科各科课程的教学已经成了一种趋势[2]。我校的口腔医学院始建于 2025年,至今已有 9 年,从 2025 年起,单学科的PBL 教学已经开始试用于温州医学院•口腔医学院的本科的教学中。学生们对单学科的 PBL 教学反应良好,普遍认为 PBL 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增加了解决临床相关问题的能力,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基于这一点,温州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开始了多学科 PBL 教学课程的筹备,并在 2025 级的本科生临床实习中设立了多学科 PBL 课程。 一、多学科的 PBL 课程在口腔医学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初步构建 我们口腔医学院现行的口腔医学临床实习实行的是分科轮转实习模式,即一般将学生分成三大组,在口腔二级学科口腔内科、口腔修复科、口腔颌面外科进行分科轮转实习。而每大组又划分为几小组,如口腔内科分为牙体牙髓科、牙周科与粘膜科,口腔颌面外科又分为病房和门诊两小组,在组内进行轮转实习。经过几年的临床实习实践,我们发现现有分科轮转模式存在一些弊端,首先这种轮转模式不利于学生全面、完整、系统地认识和掌握口腔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其次从临床医学本身的特点上看,临床医学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然而目前临床实习的教学模式是严格按学科划分来进行的,这样的方法固然便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某一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却忽视了临床医学的整体和综合的特点。针对毕业实习临床教学中的不足,口腔医学院利用建立附属口腔医院皇家新院这一契机,对毕业实习临床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设立口腔综合科,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为患者提供口腔检查,并制定细致可行的诊疗方案和预防措施。患者在同一诊室即可得到如拨牙、补牙、镶牙等一系列治疗服务,既节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