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临床教学管理讨论 口腔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科学,临床实习是口腔医学生完成学业非常关键的一步。培育合格的口腔医学人才,离不开第一线的临床教学,临床教学质量的好坏决定了口腔医学专业的教学结果,且将直接影响口腔医学专业毕业生的职业生涯。因此,做好实习阶段的教学管理工作对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成才具有重要意义。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进展与社会的变革,口腔临床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笔者多年从事口腔临床教学管理工作,通过对扩招后我校口腔医学临床教学现状和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探究口腔医学临床教学管理的新模式,促使学生更有效地将医学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 一、高校扩招后面临的临床教学压力 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高速进展的阶段,各高校招生规模大幅度增加[1]。我校口腔医学专业招生规模也逐年扩大,因此临床教学的管理形势变得十分严峻,压力和难度逐年增加。 招生规模扩大,办学经费短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也同所有的社会机构一样,需要基本的物质和经费保障。扩招后,我校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人数显著增加,口腔临床教学费用需求也大幅度增加,但相应的教育经费却没有及时得到增加,且与部属高校相比,我校作为地方院校在猎取经费数额和受政府重视的程度方面都处于弱势地位。由于我校的办学成本部分依赖于地方政府,而受到地方财政水平的限制,地方政府对高校教育经费的投入相对不足,因此,我校口腔临床教学经费供给不足与需求日益增长的矛盾愈来愈突出,影响临床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师资队伍建设不足,影响临床教学质量 临床带教老师是临床教学的主导,是制约临床教学质量的基本因素[2]。扩招后,老师队伍建设无法及时跟上学生的数量增长,使得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更加凸出:首先,老师数量不足,临床老师超负荷带教,老师的年龄和所学专业结构的分布不够合理;其次,老师带教水平良莠不齐,带教老师的医疗水平和带教能力有较大差别;第三,青年老师专业技能和实践锻炼不够,由于老师短缺,缺乏专业技能培训和锻炼的青年老师基本是一毕业分配到校就承担教学任务,而高等教育专家认为,青年老师一般需要5年左右的培育时间才能成为骨干老师;第四,因为经费短缺,较难吸引优秀人才,部分专业缺乏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第五,老师到高水平学校或医疗机构进修学习的机会有限,影响了临床教学水平的提高,使得教学质量甚至出现下滑状况。 教学基地不足,难以满足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