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岸物流大平台进展 当今世界,区域经济全球化是世界潮流,不可逆转。寻求区域经济合作,成为许多地区谋求经济进展的一个现实选择。要增强国际竞争力,实现跨越式的进展,也必须寻求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泛珠三角的省区山水相联、人员相亲、经济互补、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是共同利益的需要也是必定的选择,同时 9+2 的 11 个地区具体有东部、中部和西部内陆三个经济阶梯的省份,差异巨大,这也使 9+2 成员有了互补的需要和可持续进展的可能性。 我省地处内陆地区,是东部发达地区的重要经济腹地,同时又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进展的前沿。近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开放”主战略和“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战略定位的指引下,连续保持中部地区进展增幅前列,同时也越来越被大小企业家看好江西。广东、福建、香港、澳门的一些企业家纷纷迁入我省,特别是赣州市据不完全统计,自框架协议签订以来,已有 200 余家企业入驻,并以 20%的速度递增,从调查的情况看,绝大多数为制造业工厂,大有向我省纵深进展的趋势。 由于制造业的进展,有力地推动了进出口贸易,据最新统计,今年头 5 个月出口贸易又比上年周期增长 34%。出口贸易运输量从 2025 年的 160 余万吨,猛增到目前的 230 余万吨,经专家测算估计到“十一五”规划的末期,全省出口货运量将达到或超过 1000 万吨。 面对这种进展趋势,省委省政府把口岸物流工作摆到了议事议程的重要位置,并致力于口岸物流平台的建设。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北接长三角,东连闽三角,南承珠三角,与三个三角对接,主动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已成为我省区域经济的进展战略。努力构建口岸物流大平台,是我省主动对接的具体措施。 1 构建综合运输平台,为口岸物流提供高效运输手段 我省进出口贸易运输通道一是少,二是窄,三是散,主要靠九江港水运口岸与上海外高桥连接。全省进出口货物直接从我省报关进出口的货物最高年份只有 35 万吨,2 万余标箱。根据泛珠三角框架协议的要求,应牢固树立“与沿海发达地区对接,首先是口岸的对接”的观念。近年来,我省将原来分散的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进出口货物监管查验点相对集中在南昌昌北经济开发区,形成了铁、公、水、空运输综合体系,为货主提供了多种运输方式选择的机会,为多式联运及“门到门”在一站转换运输方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平台。为使南昌至上海的国际集装箱水上内支线运输更加通畅,省政府投资数亿元人民币将南昌到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