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参观“长安老照片”展览有感

参观“长安老照片”展览有感_第1页
参观“长安老照片”展览有感_第2页
参观“长安老照片”展览有感_第3页
参观“长安老照片”展览有感 参观“长安老照片”展览有感 长安镇新安小学 六(2)班 莫淑茵 星期四下午,我们全校师生乘车来到了长安华夏图书馆,参观“长安老照片”展览。 走进展览大厅,映入我眼帘的是一些色彩暗淡的照片,它们让我震撼,它们让我感慨万千。生活在繁荣昌盛的今日,我始终无法把照片中的场景与可爱的家乡联系起来。 看看这里吧!这是在 80 年代拍的一张照片,照片里既没有宽阔的公路,也没有美丽的高楼大厦,有的只是人们的辛勤劳作。改革开放之前,家乡还是一个农业镇,是珠三角洲地区富庶的“鱼米之乡”。 面对这些照片,我迷惑了:这是我们的家乡吗?就是这个“鱼米之乡”,到处是一片黄土,就连一间看得上眼的房子也没有,全都是用瓦片搭成的烂屋子,祖辈们是如何生活过来的呀! 如今的长安呢?岁月如流水,往来成古今。就在改革开放的短短的二十几年里,我的家乡焕然一新了:绿树成阴的长青街,机器声隆隆的工业区,美丽的长安公园……没有一处不在展示着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片热土上,一次次地演绎着改革开放的的奇迹。如今的长安太美了,它是祖国现代化建设的缩影,它美得让人赞不绝口,美得让人见了就生倾慕之心…… 看完照片,走出了图书馆,我心潮起伏。直到今日我才真正明白,家乡能有今日的美丽,离不开父辈们的辛勤劳动。长安今日的成就,是我们长安人的骄傲。作为新一代的长安人,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用我们的双手,把长安的明天建设得更加辉煌。 指导老师:唐隆伟 评语: 本文是一篇观后感。小作者能通过细致的观察,抓住自己参观时看到的、想到的按一定顺序写下来,写出了家乡历史上的贫穷落后,体会到今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激发起自己的努力学习,建设家乡美好明天的热情。文章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