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新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汇报材料 县新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汇报材料 县新农合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卫生主管部门的正确领下,以科学进展观为指导,以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为契机,积极履行管理职能,确保基金安全运行。根据“公正、高效、便民、惠民”的服务宗旨,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完善补偿方案,提高管理水平,圆满地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现将主要工作开展及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基金筹集情况 年筹集资金万元(其中自筹万元,各级财政补助万元);年自筹参合金元。 (二)农民参合情况 年,全县参合农民人,参合率为 97%;截止到年 12 月 30 日,年度全县农民人有人参合,比上年增加人,参合率达到%。 二、基金运行情况 三、主要工作开展及经验 (二)搭建县级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是实现科学管理上水平的关键。 积极贯彻落实省卫生厅《关于印发<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管理系统推广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仔细组织实施《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方案》。全年共开展信息化管理培训 20 期,累计培训县、乡、村定点医疗机构及县、乡新农合管理经办人员 600 余人次;完成了全县新农合管理机构及定点医疗机构基本信息统计,17 个乡镇按县、乡(镇)、村、组、户统一编号,参合农民基础信息采集录入等工作。县乡新农合经办机构、定点医疗机构于 5 月、村级定点医疗机构于 8 月全面试运行,标志着我县新农合管理信息系统全面建成,为网上在线审核、适时监控和信息汇总,业务管理实现信息化、数字化、便捷科学化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三)不断修订完善补偿方案是切实减轻参合患者医疗负担的关键。 (一)强化管理是确保基金安全合理运行的关键。 定点医疗机构的准入标准制度化,充分发挥乡、村组织的监督作用,实行一年一申报,一年一认定,确保参合农民就医安全。严格落实“三级审核制”和“三级公示制”,按时完成了全年报账补偿兑现工作,当年资金使用率为 96%,实现了当年资金深沉率不高于 15%的目标任务;增加内设机构稽查股及相应编制人员,稽查工作法律规范化、常态化;对县内和县外医疗机构的管理制度化,两个管理办法(即《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县外就医管理办法》)已通过县合管委议决、县法制办审核,将于年全面实施。基金管理制度化、法律规范化是省、地新农合专项资金审计、检查顺利通过的保障。同时还组织业务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