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改中加强德育实践 随着 21 世纪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我校也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无论怎样改革,历史教学的灵魂都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中学历史老师应责无旁贷地肩负起青少年学生的德育教育的重任。那么,如何在历史新课程改中加强德育教育呢? 一、利用历史课合作探究对学生进行爱党爱国教育 教学中要充分挖掘丰富的历史材料,运用合作探究学习法使学生树立热爱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理念,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感情。 例如,学习完必修一《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这一专题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写一篇学习本专题后的感想,一周后进行评比。课后每小组的同学分工合作,都拿出了一篇满意之作。再上课时,各小组纷纷发表感想。他们对于西方列强侵略行径的激愤之情都溢于言表,同时也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感到痛惜;还有的小组进一步引申出“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的结论;个别小组分析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失败的原因等等。 最后,我再总结强调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勾结,把中国一步一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这也是一部中国人民不甘屈辱求解放、求生存、反帝反封建的历史。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再斗争……历史证明:农民不能自己解放自己,资产阶级也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只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才能使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这样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与我的总结强调,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进展的必定结果。尽管我国目前社会的进展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方向是正确的,前途是光明的;信任我们的党,我们的政府有足够的能力克服目前的困难,带领我们走向美好的明天。学生也从心底里更加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更加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二、利用历史课的合作探究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在全球经济与文化一体化的进程中,一个民族能否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关键是这一个民族有没有强大的凝聚力。因此,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主义、团队精神显得非常重要。在历史教学中,可以史实为依据,设计一些探究题,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例如,在学习《国共的十年对峙》一课时,我设计两个探究题: “根据地为什么能美丽地粉碎前三次围剿?1935 年 10 月为什么要进行长征呢?”让学生探究沟通。学生沟通后进行归纳总结: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