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总复习一、备考复习总体思路 二、关于社会热点的一些想法1、社会热点的考查方式及价值所在2、如何选择和使用相关素材:例: 共和国六十年艰辛探索和成功实践,向世界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生命力。60 年来,对新中国国家形象的论述,概括起来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 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办自己的事的形象 改革开放、发展富强的经济大国的形象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团结统一的形象文化繁荣兴盛、文明伟大复兴的形象社会和谐安定、人民幸福安康的形象谋求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形象三、20 高考专题复习思路 总的认识: 新的战略机遇期专题一 调结构 扩内需 促转变 “国际金融危机使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更加突显出来。综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从 20 年“保增长”为首要任务,到 20 年“促转变”为发展重点,20 年中国经济增长将重点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要真正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自主创新) 专题二 夯实“三农”发展基础 要巩固农产品保障供给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完善农业补贴和价格支持制度。提高主要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格水平。要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对农民创业的金融和财税支持,培育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要大力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改革创新。 专题三 推动出口稳定增长,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要坚持开拓国际市场和扩大国内市场并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一是努力促进出口稳步回升,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二是做好利用外资工作,提高引资质量。促进“引资”与“引智”相结合,引导外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增加投资。三是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经济发展空间。要加强同周边国家的协力共建和优势互补,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对外投资,加快完善境外投资促进体系。 专题四 关注“民本”中国,发展社会事业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也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就业和收入分配等,都离不开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公共服务需求增长是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要把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作为重点。 新医改 教育发展纲要征求意见 就业与民工荒 专题五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