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预拌混凝土试行)2015 年 4 月1 总则 22 术语 23 基本规定 24 控制项 35 评分项 45.1 节能 45.2 减排 45.3 安全 45.4 便利 55.5 可循环 56 力口分项 61 总则1.0.1 为科学引导和规范管理我国绿色预拌混凝土评价与标识工作,加快绿色建材推广应用、支撑绿色建筑选材,制定本导则。1.0.2 本导则适用于预拌混凝土的绿色建材评价。1.0.3 绿色预拌混凝土评价时在符合本导则的要求和各地域特征的同时,还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2 术语2.0.1 预拌混凝土由水泥、骨料、水以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组分按一定比例在搅拌站(楼)生产的、通过运输设备送至使用地点的、交货时为拌合物的混凝土。2.0.2 废水预拌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清洗生产设备和运输设备时产生的含有水泥、粉煤灰矿粉、外加剂、砂等组分的可以回收利用的悬浊液。2.0.3 污水预拌混凝土企业在生产与生活活动中排放的不能够回收利用的水的总称。2.0.4 报废混凝土预拌混凝土生产、运输、检验过程中收集下来,已经无法直接调制后降低设计等级使用的剩余混凝土拌合物和硬化体。3 基本规定3.0.1 评价指标体系分为控制项、评分项和加分项。控制项为进行绿色预拌混凝土评价必须满足的指标,参评产品及其企业必须全部满足控制项要求。评分项总分为 100 分,加分项总分为 5 分。总得分按照式 3.0.1-1 和式 3.0.1-2 计算。权重见表 3.0.1。Q=Q+Q(3.0.1-1)总评加Q=》w.Q.(3.0.1-2)评 ii式中:Q 总总分;Q——评分项得分;评Q——加分项得分;加w.——评分项各指标权重;Q.——评分项各指标得分。表 3.0.1 评分项各指标权重指标权重具体指标权重节能0.135.1.1 原材料运输能耗0.055.1.2 近三年单位产品能耗水平0.055.1.3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0.03减排0.105.2.1 厂区大气污染物、污水排放0.055.2.2 产品认证或评价、环境产品声明(EPD)报告0.05安全0.525.3.1 强度等级0.055.3.2 强度标准差0.155.3.3 抗氯离子渗透等级0.155.3.4 抗碳化等级0.055.3.5 抗冻等级0.055.3.6 安全牛产标准化水平0.055.3.7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0.02便利0.105.4.1 施工性能0.055.4.2 适用性与经济性0.05可循环0.155.5.1 报废混凝土综合利用比例0.055.5.2 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比例0.055.5.3 工业废水回收利用比例0.053.0.2 控制项的评定结果为满足或不满足;评分项和加分项的评定结果为获得分值或不得分。3.0.3 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