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文训练系列十细微之处足见精神——记叙文细节描写的魅力及技巧一、高考对细节描写的要求:近几年江苏省《考试说明》将写作发展等级中的“丰富”一项分解为“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其中“形象丰满、意境深远”,是就记叙性文章而言,而要实现这两点,显然离不开描写。张国俊在《艺术散文创作论》中说:“学习文学创作的第一个门槛在哪里?就在于描写方式的运用。但凡初学文学写作的人,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形象性,这是拦在人们面前的第一块巨石。怎样跨越这一块巨石呢?必须学会描写。有了描写,文章就有了形象,有了形象,接近了文学。一个人只要懂得了描写的功能和魅力,他就知道了文学是什么。一个人只要会驾驭描写,他就已经进了文学的大门。描写,这是外行与内行的一块界石。”二、细节描写的内涵与作用:1、细节:细小的环节或情节;细节描写(广义)指对事件发展和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以及环境等一些细微而又有典型意义的情节所作的细腻、具体的描写。2、人物描写:外貌(肖像)、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3、细节描写的作用:例 1:天空阴沉沉的,不时有一道道闪电划过,接着是雷声,不一会儿,雨下起来了,越下越大。例 2:天空中铅块似的乌云,像开会似的聚拢在头顶,蓝莹莹的闪电像一条条皮鞭划过天空,震耳的雷声好像一队马车轱辘轱辘地跑过马路。阵阵凉风过后,雨点像熟透了的葡萄,劈劈啪啪地打在地上,溅起了一朵朵洁白的水花。远远望去,大地笼罩着一层轻纱般的水雾。瞬间,大雨倾泻,织成层层雨帘。雨水在马路两旁汇成小溪,哗哗地流着,好像在歌唱。分析:例 1 偏于叙述,交代了天气变化的过程,较为平淡;例 2 重于描写,恰当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达到了绘声绘色的效果。一些优秀的记叙性文章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往往是由于作者有着较强的描写意识;而一些平庸的记叙性文章大都平铺直叙,使读者读起来味同嚼蜡。记叙着眼于交代、介绍,使读者明白、了解某个客观事实,而描写着眼于刻画、描摹,重在表面细微之处或侧面局部,使读者感受客观对象,唤起想象和情感体验。例 3:“他抱着猫走了过来。”——这是叙述,主要在交代过程,说清楚是怎么回事。例 4:“他忧伤地流着泪,把那只白色的小猫搂在怀中,佝偻着身子,一步一步慢慢地走了过来。”——这是描写,描摹了这件事中人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