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地形地势的根据根据:等高线的分布;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水系的形状(向心状即盆地,中间低、四周高,放射状即山地,中间高、四周低)。在答复某地地形分布特点时,描绘哪个方位是以什么地形为主即可。描绘地形特点、判断地根据:等高线的分布;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水系的形状(向心状即盆地,中间低、四周高,放射状即山地,中间高、四周低)。在答复某地地形分布特点时,描绘哪个方位是以什么地形为主即可。描绘地形特点、判断地势的根据 1、描绘某地的地形特点以什么地形为主〔五大类地形〕: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地势起伏〔大、小〕地势特征〔哪里高哪里低〕。描绘某地的地势特点:哪里高,哪里低,或地势起伏大或山河相间,山高谷深。丘陵一般海拔在 250 米以上,550 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10 米。2、某地地形分布特点:描绘哪个方位是什么地形即可。山地,地表形态按高程和起伏特征定义为海拔 500 米以上,相对高差 200 米以上。地形类型及其特征一、根据等高线判读地形特征。一般从地形类型及比例〔以什么为主,一般不超过两个、主要地形区分布〕;地势特征〔地势变化、相对高差大小、山脉走向〕;特殊地表形态〔沙地、沼泽、岩溶地貌等〕;沿海的一般还要描绘海岸线的曲直等。等高线本身就是反映地形本质特征的,因此在试题中以等高线地形图的形式来命题是最常见的。这类题型的打破关键在于学会阅读等高线地形图,掌握五种根本地形的分布特征:平原:海拔 200 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山地:海拔 500 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 200 米,等高线密集;丘陵:海拔 500 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 200 米,等高线密度不大;高原:海拔 500 米以上,相对高度小于 200 米,等高线在边缘较密集,顶部较稀疏;盆地:等高线形状大致呈闭合状态,周高中低。第二、根据等温线的分布特点推测地形特征。等温线与地形的关系:① 一般地势越高气温越低;② 等温线数值变化反响地势的变化;③ 等温线的疏密程度可反映地表的坡度状况;④ 陆地上的等温线发生弯曲变形多是受地形影响,且等温线的延伸〔凸出〕方向与地形的走向大致一致。第三、根据河流水系特征推定地形特征。我们应该知道,河流的流向以及干支流等水系的分布特点是由地形、地势决定的,因此可以根据河流的流向和水系的分布特征来推测地形、地势的特征:四、通过文字表达推测地形地势特点。五、采用其它类型图进展命题。近些年的试题中不断出现景观图、煇渲图等非常直观地反映了地形地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