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思享】公众号年度会员资料党员干部你品出“真理”的味道了吗?“真理”是何滋味?也许有人说“真理”是无形无体无滋无味的。曾经为翻译《共产党宣言》而废寝忘食的陈望道,一心扑在“真理”上奋笔疾书,当他把墨水当成红糖蘸着粽子吃时说:真理的味道非常“甜”。我觉得“真理”的味道很丰富:有时候像成都的麻辣火锅,有时像夏日里的一支冰淇淋,有时像沙漠中的一汪甘泉……在“读史明志,知古鉴今”中品出真理的“辣味”。从中国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民迈出的每一步,哪些人刻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哪些人被放在了历史的光荣榜中。无论古之贤者还是当代先驱,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始终将人民放在首位,始终将为民作为终身奋斗的目标。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民情怀,陈廷敬“凭寄吾宗诸子姓,清贫耐得始为官”的风骨名节,朱庆馀“点检生涯与官职,一茎野竹在身边”的底线本色,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的责任担当,郑板桥“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深情仁爱……无不感动着我。翻看历史,犹如在吃滚烫的火锅,对照先贤反观自己,那麻辣的味道让我冒汗、脸红、心跳加速。这一丝关注【公文思享】获赠百万写作素材1【公文思享】公众号年度会员资料辣味,让我更清楚作为党员干部的责任,更清楚自己努力的方向,我将以史明志向着先贤前行的方向不断奋斗。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尝出真理的“清凉”。党员干部既不能做“纸上谈兵”的赵括,也不能做“只会动武”的张飞,必须理论结合实际才能够干好群众工作。“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我们党员干部要做好群众工作更是离不开理论的指导。读好书,不断用好的思想武装头脑,充盈内心,就能够紧跟党的步伐、坚定信仰,这样每走一步目标都始终明确,心中始终澄净。“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善于到群众中去,向群众学习,在调查研究、实践中掌握服务群众的“真理”。事实证明,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不断深入学习理论知识,才能力戒形式主义,祛除“虚浮气”;不断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在调研研究中才能夯实责任担当,筑牢初心使命。学以致用,不断达到新的高度,在为人民服务中始终做到“如鱼得水”“清晰明了”,当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即便在困难面前也能够轻松上阵,毫无惧意。每一次前进中取得的成就和胜利,不正如烈日当中那一支冰淇淋的“清凉”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