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和原则1 制订预案的目的虽然人们对生产过程当中出现的危险有了相当程度的认识,然而由于自然灾害、环境因素、设备因素、人为原因等不安全因素的客观存在,或由于人们对生产过程当中存在的危险认识不足,重大事故时有发生。当事故的发生不可避开,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是惟一可以抵御事故灾害蔓延和减缓灾害后果的有力措施。为了在重大事故的发生后能及时予以控制,防止重大事故的蔓延,有效地组织抢险和救助,生产经营单位应对已初步认定的危险场所和部位进行重大事故危险源的评估;对所有被认定为重大危险源的部位或场所,应当事先进行重大事故后果定量预测,估量在重大事故的发生后的状态、人员伤亡情况、房屋及设备破坏和损失程度,以及由于物料的泄漏可能引起的爆炸、火灾、有毒有害物质扩散对生产经营单位及周边地区可能造成危害的程度。所以,假如在事故灾害发生前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系统,制定周密救援计划,组织、培训精于抢险队伍和配备完善的应急救援设施,而在灾害发生的紧急关头,就能从容及时地根据预定方案进行有效的应急救援,在短时间内使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以及灾害后的系统恢复和善后处理,能够避开或减少事故和灾害的损失,以挽救生命、保护财产、保护环境。综上所述,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实行有效预防措施使事故控制在局部,消除蔓延条件,防止突发性重大或连锁事故的发生;(2)能在事故的发生后快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理事故,尽力减轻事故对人、财产和环境造成的影响。2 制订应急救援预案的原则生产安全是“人一机一环境”系统相互协调、保持最佳“秩序”的一种状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由事故的预防和事故的发生后损失的控制两个方面构成。(1)从事故预防的角度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提高系统安全保障能力”和“将事故控制在局部”是事故预防的两个关键点。从事故预防的角度看,事故预防应当由技术对策和管理对策共同构成:① 技术上实行措施,使“机一环境”系统具备保障安全状态的能力;② 通过管理协调“人自身”及“人一机”系统的关系,以实现整个系统的安全。值得注意的是,生产经营单位员工对生产安全所持的态度、人的能力和人的技术水平是决定能否实现事故预防的关键因素,提高人的素养可以提高事故预防和控制的可靠性。(2)从事故的发生后损失控制的角度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进行救援处理”和“减轻事故所造成的损失”是事故损失控制的两个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