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相互沟通新学习方式 《小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亲历简单的科学探究过程猎取科学知识和学习方法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但小学科学所涉及到的科学知识广而繁多,不可能使每个学生都亲历所有的探究过程。为了让学生掌握《课标》所要求的知识,合作、沟通的学习方法是探究学习必不可少的延伸和补充,这种学习方法不仅能促进同学之间互教互学,沟通信息和知识,也有利于培育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自我意识,对培育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注重形式、缺乏实质、没有实效”的现象,使合作、沟通这种学习方法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克服这些问题,增强合作沟通的实效呢? 一、培育学生良好的合作、沟通习惯,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由于社会、家庭等种种原因致使很多学生个人主义比较严重,私心很强,缺乏合作、沟通意识,不同意和其他同学合作,有的干脆做漠不关怀的旁观者。这些问题不解决,合作沟通就会成为空话。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通过一些实例让学生明白一个人的能力和力量是有限的,很多活动需要多人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明白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是学习伙伴,都是合作者,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合作感受集体的力量,形成团队精神和集体责任感;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只有相互之间互教互学、取长补短,进行信息和知识的沟通才能猎取更多、更广的知识,从而让学生明确合作沟通的意义和为什么要进行合作沟通。三年级“我的大树”的观察、“各种各样的叶”的搜集等的教学活动就能够让学生得到体会。因为一个人观察到的现象和收集到的叶的种类是有限的,只有合作沟通才能更好的完成这些学习任务。让学生明白了合作沟通的意义和进行合作沟通的原因后,老师就要着手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学习环境,弯下身来和学生站到一条线上,参加到学生的合作、沟通中,这样就能和学生保持民主、平等的关系。通过和学生一起合作、沟通,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师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情景,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就形成了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再通过制订一定的规则,培育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参加、踊跃发言、仔细倾听、遵守纪律的合作、沟通习惯。 通过以上工作,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沟通心理品质,为合作、沟通学习方法产生实效奠定基础。 二、紧扣教学实际,不滥用合作、沟通的方式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