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变动国债市场 国债是国家用以筹集资金进行经济建设的重要金融工具,也是一国经济金融当局调节市场的重要工具。国债进入交易过程,政府一般是通过证券市场进行的,此时进行国债交易的证券市场即为国债市场。国债市场根据国债交易的层次或阶段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国债发行市场,二是国债流通市场。前者又称国债一级市场,是国债交易的初始环节,一般是政府与证券承销机构如银行、金融机构和证券经纪人之间的交易。后者又称国债二级市场,是国债交易的第二阶段,一般是国债承销机构与认购者之间的交易,也包括国债持有者与政府或国债认购者之间的交易。 一、利率变动对国债一级市场的影响 这主要表现在对国债发行利率、发行期限和发行规模的影响。如前所述,市场利息率是资金供应者进行投资选择时需要参考的重要依据,因而国债发行利率虽然可以高于或者低于市场利率,但市场利率仍然是政府确定国债利率的基础。对于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而言,情况更始如此。目前我国的国债票面利率主要以同期银行存款利率为参照系,并高出银行同期存款利率 1 至 2 个百分点,近年来连续的降息,已使我国国债票面利率随之下滑,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日益接近,1998 年 10 月 14 日发行的 300 亿 3 年期凭证式国债的票面利率为%,与当时的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只相差个百分点;1999 年 3月 10 日发行的 3 年期凭证式国债的票面利率为%,比同期银行存款利率%仅高出个百分点;同年 6 月 10 日,央行再次大幅度降低银行存贷利率,银行 3 年期和 5 年期的存款利率分别只有%和%,相应地当年 6 月18 日降息后首次发行的计账式 7 年期三期国债票面利率也降为%。 众所周知,由于受时间成本和风险的影响,长期国债的利率一般应高于短期国债,因此仅就减少利息支付而言,政府应该多发行短期国债。 利率的下降,可减少国家的利息支出,降低国债的发行成本,从而减轻融资成本。这样,国家就会倾向于多发国债。伴随1996 年以来的连续降息,我国国债发行规模也呈高速度增长,1996 年为 1900 亿元,1998 年上升为 5900 亿元,2025 年更达到创记录的亿元。这其中固然有自 1998 年开始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的因素,但也不排除有利率不断下降带来政策执行成本减少的影响。 二、利率变动对国债二级市场的影响 从理论上来说,利率变化必定会引起国债价格对利率变化的同方向变化。利率上升,必定导致国债所要求的到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