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安全理论与电力生产安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重要方针。如何预防事故的发生,如何做到安全第一,是政府和企业最为关怀和迫切需要讨论解决的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进展与进步,对安全生产的讨论已经形成系统的工程理论体系。在安全讨论中有几个非常有意思的理论,笔者结合电力生产的实际对其进行介绍,并探讨如何将这些理论推广到电力安全管理和电力安全文化建设之中。1 几个安全理论和电力生产的联系1.1 “莫菲定律”该定律说起来非常简单,而且也比较富于哲理性,它就是“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出错误,只是出现的迟早而已”。对于电力生产的安全,一般是通过建立各种安全管理制度来保障的,比如工作票制度、工作负责人制度、验电制度、电气试验制度、定期检测、修理制度、预防性试验制度、绝缘检测制度等。根据“莫菲定律”,电力生产中肯一定会存在差错,肯一定会发生事故,只不过是迟早而以。但是,假如能提高防范发生差错的意识,找出容易诱发差错的原因和环节,差错又是可以减到最少的。这也就是常说的,“除人力不可抗拒的灾害,任何事故(差错),均可以使其出现的频率最小,让差错长久不出现,从而避开事故的发生。”1.2 “海恩法则”“海恩法则”是安全性要求非常高的航空界中最重要的一个安全生产法则,这个法则的通俗说法就是,“事故背后有征兆,征兆背后有苗头”。以航空业界的定义就是:“一起重大的飞行安全事故背后有 29 起事故征兆,每个征兆背后还会有 300 起事故苗头,以及 1000 起安全事故隐患。”若按“海恩法则”对电力安全生产进行分析,则可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任何电力安全事故都是各种隐患累积的结果,任何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前都有发生的苗头和征兆。因此,要搞好电力安全生产,就必须消除安全隐患,及早发现事故苗头,在出现事故征兆的时候,及时停止工作,进行处理。由此可见,在电力安全生产过程当中不能因为重视了对事故的总结,或是开展了各种安全大检查,就忽视或不那么重视对“事故征兆”、“事故苗头”、“安全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和消除。1.3 “6 西格玛”管理“6 西格玛”管理最早用于产品质量管理,目前世界 500 强公司中,绝大多数企业都在使用。“6 西格玛”是一个统计测量基准,是测量产品、过程、服务的标尺,是用来衡量一个过程能力水平的质量标准。目前在欧美产品质量管理学界广为应用。关于“6 西格玛”的形象解释,有一个被广泛引用了的统计学例子:一个生产过程具备“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