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库苹果贮藏病害情况的调查报告 调查根据果库存储形式,分为大型气调库和一般冷库两大类。 一、大型气调库调查。 调查于 4 月 17~19 日在陕西华圣果业公司气调库进行。苹果采收来源于洛川县京兆乡的出口注册果园,入库时间为 XX 年10 月 22~27 日。贮存温度设定为 0~1℃,相对湿度 90%~95%,贮藏期 6 个月。苹果出库时,根据设计调查方案,将病果分为以下几类:侵染性病害引起的腐烂、霉心病、生理性病害、伤果腐烂、机械损伤及其他病害。 调查结果:在气调贮存条件下,库存果的总体伤、病果实平均损耗为 0.69%;在伤病损耗中:浸染性病害的损耗占55.8%;生理性病害的损耗占 15.2%;机械损伤造成的腐烂性病害占 13.7%;未腐烂的机械损伤占 16.3%。 二、一般小型冷库出库病害进行调查。 5 月 26 日对渭南富德冷库进行调查,调查当天出库原料果实4t,其中腐烂果 80kg,腐烂损失率为 2.0%。富德库是一个小贮量约 150t 的个体冷库,该冷库管理比较粗放。据公司人员讲病果损失率一般在 4%左右,最长贮藏 8~9 个月,随着时间的延长,病果损失率也随之增多,个别年份病果损失率高达 8%左右。 三、苹果贮藏中主要病害类型及症状表现。 1、侵染性病害 (1)轮纹病:其症状为,以苹果皮孔为中心生成水渍状褐色小斑点,形成同心轮纹,并向四周扩展,病斑呈淡褐色或褐色,并有茶褐色粘液溢出,烂果不凹陷,果形不变,有酒糟味,后期病部生黑色粒点。 (2)炭疽病:其症状为,果实发病初期,在果面上出现淡褐色圆形小病斑,病斑迅速扩大,呈现褐色或深褐色,并甫果皮向果实内部呈漏斗状腐烂,果肉变褐色,有轻微苦味;随着病斑的扩大,病部果面凹陷,并生出黑色呈同心轮纹状排列的小粒点。 (3)霉心病:果实解剖后发现,果实心室多呈现三种症状,即黑褐色霉心型、红褐色心腐型和褐变型。 (4)疫腐病:其症状为,果实表面产生不规则、深浅不匀的暗红色病斑,边缘不清楚似水渍状。有时病斑部分与果肉分离,表面呈白腊状。果肉变褐腐烂后,果形不变呈皮球状,有弹性,失水后干缩成僵果。在病果开裂或伤口处,可见白色绵毛状菌丝体。 (5)青霉病:其症状为,受害部位腐烂,呈淡褐色,略有臭味,患病部中央是白色,后呈青绿色。一般入库果实特别是机械损伤的果实均有受此病菌感染的可能,病果和健果接触,菌丝可侵入健果。病菌产生果胶酶和毒素,很快使果肉软腐,病菌在 0°c 条件下仍能缓慢生长,塑料袋袋装果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