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师队伍现状考察报告 农村老师队伍现状考察报告 杜克强 今年 3 月,先后到一些县市进行考察,就农村老师队伍建设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要重视农村老师队伍建设,使之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 农村中小学老师,是目前我国农村人数最多的“知识密集性”群体。他们的状况如何,不但关系当今农村人口的总体素养,而且直接影响农村的未来前途。假如不重视农村老师队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不会有高的起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提高农民整体素养,培育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而培育造就新型农民,基础在教育,关键在老师,必须根据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加快进展农村义务教育”,“加强农村老师队伍建设”,“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进展。”加强农村老师队伍建设,不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是一项带基础性、先导性、长效性的工程。 近些年来,我省农村教育投入加大,办学条件改善,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是,农村基础教育的基础依旧薄弱,城乡办学条件的差距还在不断拉大,农村老师队伍总体素养不高,一些农村学校难以留住学生,辍学率有所回升。必须高度重视并实行有力措施,建设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安心农村教育的师资队伍,以巩固普及义务教育的成果,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加快改变农村教育基础薄弱的状况,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要优化老师队伍结构,保证农村中小学有足额师资。 当前,农村中小学老师队伍存在着诸多结构性矛盾,有待积极化解。 一是农村中小学师资紧缺。省编制、财政、教育三家按 XX年在校学生数核定了某市教职工编制,而 XX 年该市学生人数比XX 年增加 13.5 万余人,老师编制却未增加。有些县,即使编制未满,招聘录用也受到限制,某县实有教职工比核定编制数少409 人。据测算,该县“十一五”期间初中老师需补充 600 人,小学老师需补充 1500 人。 二是老师的学科配置失衡。一些农村中小学英语、历史、地理、生物、体育、音乐、美术、计算机等课程停开或开课不足,牵强开了课的也没有专任老师任教,只能由其他学科老师兼授,难以保证教学质量。某市农村小学仅英语老师就缺 300名。 三是老师年龄结构老化。某市一些县、区农村老师 50 岁以上者占 45%,某县一些乡镇小学老师平均年龄 52 岁。老的将退休,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