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不认罪案件出庭讯问策略讨论论文 今日我又给大家整列了一篇关于不认罪案件出庭讯问策略讨论论文,不认罪案件在出庭的时候应该审理,下面这篇范文带大家一起学习一下吧! 摘要:讯问是公诉人出席法庭的必经程序,是整个出庭过程中基础环节。庭审中有的被告人拒不认罪,在讯问时,部分公诉人感到很棘手,无计可施,假如置之不理会强化被告人拒不认罪的侥幸心理,作出种种狡辩,严重影响庭审的效果。因此,除了吃透案情、充分准备外,公诉人还应实行相应的策略进行讯问,争取占据主动。 关键词:不认罪 讯问 策略 一、庭审讯问地位作用 (一)便于查清事实。“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要求做到事实证据调查在法庭,定罪量刑辩论在法庭,判决结果形成在法庭。庭审的实质化,要求公诉人通过讯问被告人犯罪时间、地点、动机、行为、态度等,将被告人的犯罪事实展示在庭审参加者的面前。即使被告不认罪,也可以通过讯问被告人揭露其谎言,使庭审参加者对案件有全面深刻的了解。 (二)有效提供方向。被告人不认罪案件庭审中,被告人回答公诉人提出的问题,内容通常就是其质证意见和辩论观点。在对被告人进行讯问时,无论其回答是否有理、内容是否客观真实都应当仔细听取注意,从中猎取信息。如王某强奸案庭审中,在公诉人讯问被告人和被害人是如何相识的问题上,被告人回答称被害人穿着非常性感、长得非常美丽,主动和被害人搭讪而认识。公诉人意识到他要将从被害人引诱才和被害人发生性关系方面辩称其行为不是强奸,果不出所料,在法庭辩论阶段,被告人辩称是对方引诱自己。 (三)及时调整思路。公诉人根据讯问被告人的情况,可以及时改变方式方法,调整事先准备好的举证质证和辩论内容,为证实、揭露犯罪,有效指控犯罪打下了良好基础。如张某某盗窃案庭审中,张某某当庭翻供,公诉人对其进行讯问时其辩称受害人的钱包是其在路边拾得而非盗取。公诉人根据讯问情况调整了举证顺序,有效击穿了其谎言。 二、庭审讯问基本规则 (一)讯问的合法性规则。《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第四百三十八条规定,讯问被告人应当避开可能影响陈述客观真实的诱导性讯问以及其他不当讯问。公诉人庭上讯问不同于侦查人员在侦查过程中的讯问,公诉人在庭上的讯问均被法庭记录在案,即便认为问题欠妥也覆水难收。对于被告人不认罪的案件,切忌在讯问中穷追不舍迫使被告人认罪甚至诱供。 (二)讯问的关联性规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