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安全生产培训总结结合实际情况,公司组织开展了企业安全生产领域的安全法规、安全生产知识、岗位职责、安全生产相关专业知识等培训教育工作。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生产风险防范能力和业务技能普遍有所提高,培训工作取得了预期效果。现在将培训工作的主要情况总结如下:员工的安全教育主要有三级教育、特种作业和持续性教育二种形式。(1)三级教育是指:第一级:入厂教育。新入厂的员工(干部和工人)或调动工作的工人以及新到厂的临时工、合同工、培训和实习人员等在分配到车间和工作地点以前,要由厂劳资部门组织,安全部门进行初步安全教育。其内容包括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规,本厂安全生产的一般情况,企业内部特别危险部位的介绍,一般的机械电气安全知识,入厂安全须知和预防事故的基本知识。经考试合格之后,再分配到车间。第二级:车间教育。是指在新员工或调动工作的工人在分配到车间后进行的安全教育。由车间主管安全的主任负责,车间安全员进行教育。教育内容有本车间的生产概况,安全生产的情况,本车间的劳动纪律和生产规则,安全注意事项,车间的危险邻位,危险机电设施、尘毒作业情况,以及必须严格遵守的安全生产规章管理制度。第三级:岗位教育。是指由工段、班组长对新到岗位工作的工人进行的上岗之前安全教育。教育内容有工段、班组安全生产概况,工作性质和职责范围,应知应会,岗位工种的工作性质、机电设备的安全操作方法,各种安全防护设施的性能和作用,工作地点的环境卫生及尘源、毒源、危险机件,危险物的控制方法,个人防护用具的使用方法,以及发生事故时的紧急救灾措施和安全撤退路线。没有经过三级教育并考试成绩不合格者坚决禁止独立操作。(2)特种作业教育是指对接触危险性较大的特种作业人员,如电气、焊接、司机等工种的工人所进行的专门安全技术知识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必须通过脱产或半脱产培训,并经过严格考试合格之后,才能准许操作。 (3)对员工进行持续性安全教育,使安全教育制度化。重点设备或装置大修,应进行停车前、检测、修理前和开车前的专门安全教育,安技部门应配合主管部门和检测、修理单位进行教育,以确保安全检测、修理。企业应集个力量确保安全检测、修理。对重大危险性作业,作业前施工部门和安技部门必须按预定的安全措施和要求,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否则不能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