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儿时的饺子抒情散文美文欣赏

儿时的饺子抒情散文美文欣赏_第1页
儿时的饺子抒情散文美文欣赏_第2页
儿时的饺子抒情散文美文欣赏_第3页
儿时的饺子抒情散文美文欣赏 饺子是我们主食的一部分,冬至时我们有吃饺子的习俗,即使是过年时,也有一些地方要吃饺子,在今日,越来越多人觉得小时候的东西,都觉得东西变味了,其实是我们心境变了。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儿时的饺子抒情散文美文欣赏。 “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赚,初四烙饼卷鸡蛋。”小时候,一放寒假就急盼着早点过年,放鞭炮,压岁钱,穿新衣,海吃一顿鸡鸭鱼肉。当然,最快乐的莫过于吃饺子了。 北方人常说:“舒适不如躺着,好吃不如饺子。”饺子,是大部分中国人春节必备美食,地域不同,吃的方式也各有不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多数人家只有在除夕那天才能包一顿肉饺子。那时候,我们南方人的主食是大米,配额的面粉很少,肉类就更少了,平常能吃上一回素饺,都算是额外享受一顿大餐了。 记得 1972 年的一个星期天,邻居天津人徐泽莹同学的母亲大苏阿姨到我家串门,耐心地指导我们包饺子,大苏阿姨操着一口纯正的天津快板腔:“包饺子是有口诀的,揉面水不粘,滴油面道筋,擀面随手旋,大小手掌心,焯水顺馅拌,咸淡看年龄。”然后一边擀皮一边说:“皮厚口感硬,皮薄易露馅。”又包着饺子:“个头耳朵大,肚子像元宝,捏褶似波浪。”最后把包好的饺子往筛子上一放:“端坐弥勒佛!”瞧瞧,听着都带劲吧! 邻居班主任闫清霄老师是东北人,她也包得一手美丽的饺子。每次她包好煮好了饺子,都会叫她的女儿王丽萍同学给我们家端一碗来,那份邻里真情,至今我们家人还常常念叨着。 母亲一般会在年三十下午包饺子,性格沉稳的她,慢慢剁着馅,熟练揉着面,小面团很快变成一坨大面块。接着母亲用刀切成一个个大小均匀的小面块,小面块在擀面杖的滚压下变成一片片厚薄均匀、形状规则的饺子皮,接着装上馅,包好饺子。寒冬腊月,天气酷寒,母亲每隔一会就要在火盆上搓一搓、烤一烤被冻僵的手,又继续包饺子。要包够全家人吃,母亲需要一个人忙碌一下午,但肯定会在除夕饭点准时让家人吃上热腾腾的饺子。 长大成人后,第一次去访问对象的父母亲,我把学到的包饺子技巧和快板口诀用上了,我念着口诀,包着饺子,第一次亮相就征服了两位老人。每每聊起此事,总是快哉满意。 母亲盼着她的孩子们都能够健康欢乐地成长,可是等到我们大了,能为母亲包饺子了,却都因为外出谋生,成家立业,常常过年也无法回来陪伴母亲,心里总觉得有些愧疚。 如今的饺子已经是很平常的美食了,虽然这些年到过很多地方,也吃了很多各地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