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真正的自己,为自己而活 很多时候我们都不并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因为我们的生活是自己过的,我么是为自己而活着的,接下来就请大家随我一起来看一下这篇文章说的是什么吧,希望大家能有所感悟。 01 远方表妹发来私信说,我不想读大学了,觉得太累太痛苦了,孤独无助,心里承受着巨大的创伤。 我问她,最近发生了什么事情?遇到了一些困难? 她哽咽着回答:“我说的普通话有口音,他们无论上课还是课间娱乐时间总是学我说话,把他们的欢乐建立在我的痛苦上。甚至还会孤立我,不和我玩,一个学期过去了,感觉整个人都抑郁了,不想读书了!” 或许很多人和我表妹一样,遇到这种状况时,很容易被外人的唾沫星子给淹死,但却往往忽视了另一种求生的方法: 不在乎别人说什么,他们的嘲笑和讥讽只会让你更强大。 02 我之前普通话也特别不好,是那种前后鼻音不分、平翘舌音不分、张口就来一串洋不洋土不土的对话。很多人都嘲笑我: 说我连话都讲不明白还学传媒; 说我一句话不到 10 个字还基本音节全发错了; 说我普通话都说不好以后找工作都白扯。 甚至有的同学当面指着我说,你说话的时候我一句都听不懂,以后佩带一个翻译再来找我聊天吧。那时候,该怎么说呢,总会有一种普通话说不好,整个人都要费了的感觉。 于是,我告诉自己,我要改变,我不能让他们一直拿我开玩笑。 后来,我练了一年的普通话,虽然不算发音标准、字正腔圆,但也可以给人以听觉上的享受。 我把练习的成果展示到了播音课上,有一段时间每周五就会说一分钟的演讲词,学妹们在后面评论:“说话很标准,声音很甜美!”听到这样的评价总会莫名地兴奋。 隔壁寝室的一个朋友听了说:“普通话进步好大啊,我每天跟你在一起,没见你去学习和讨论啊!” 只因我在背后偷摸努力,我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其实就是怕让别人清楚了自己的目标,还没等到一个好结果时,耳旁仍旧蔓延着阵阵嘲笑和讽刺声。 03 人都是在经历过后才会成长的,讲一个我大一的故事。 “快点,快点!还有十分钟就上课了。” 无论早课,中课,还是晚课,她都要催我快点,因为我很慢,而她又不同意自己走这段 10 分钟的路程。就这样,我们每天结伴同行。我拖,她催我。我不乐意自己走,她陪我。 那年,我不会自己去食堂吃饭,假如别人不去,我宁可饿着,也不让别人知道我是自己一个人。 习惯了有人陪着,习惯了别人的眼光。我不喜爱别人说我奇怪。于是在这种习惯中失去自我的独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