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比做法更重要 做比做法更重要,这句话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明白其中的真正含义,做事情我们每一个人都求一个好的结果,但是,是不是只有收获了好的结果就是成功的呢?其实不是的,下面这篇文章大家一起欣赏一起思考! 当然,对于正在做事情的人来说,做法很重要;正确的做事方法使人们少走弯路,少费劲气。在给外甥女写的一封信中,我就说过,只有方法正确,才能事半功倍。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做比做法更重要,因为他们常常缺少的不是方法,而是根本没有做应该做的事情,却整日期望梦想成真。 我根据,自己三十多年前读高中的学习体会和大学学习的教育知识,加上自己后来的教学经验,以及这几年的思考,总结了“三点五遍复习学习法”,告诉了好几个初高中的孩子,非常遗憾的是,他们无一人能够根据要求去做;当然,也就没有预期的好成绩。 孩子们如此,成人们又能好到哪里呢?就说那本《羊皮卷》吧,多少人都说它是好书;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根据它教人们的方法去做了? 微信中的各种“锦囊妙计”,更是不可胜数;很多人看过了,也只是看过了,提起来知道;但是,仅此而已。一直没有行动,什么也不做。好多年过去,他的生活一直原地踏步。 很多时候,尤其今日这个社会,只要人们同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困难;难的是人们去踏踏实实做。 常常听到有人慨叹知易行难;其实,并不是“行难”,而是大多数人就没有去“行”。 一个网友聊天跟我说,她现在迫切需要教育的方法。 我非常惊讶:“为什么呢?” “因为儿子六周岁,如此不堪,教育这个头疼的问题不愿去想,也得面对。” 她缺少的真的只是方法吗? 我看未必。 假如说,家长缺少的只是方法,应该怎么解释那些连字都不认识的农村父母能够培育出讨论生的子女?这样的父母,虽然不懂得什么教育方法,但是,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给了孩正确的做人做事方法,给孩子树立了可以学习的榜样。 一个人是在向他周围世界的不断学习调整中,才学会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的。他周围人的所作所为就是他学习的模板。人生来如同白素,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孩子常常是父母行为的反映,当父母发现孩子问题时,第一要做的是反思,自己到底都做了什么,给孩子树立了怎样的榜样? 这个母亲最需要的也许不是专家的方法,而是有耐心地坚持做她应该做的事情,比如,每天能够陪孩子阅读、启发孩子思考、想象 我非常赞同这句话——“不长庄稼的地里杂草多。”孩子的“不堪”,犹如地里的“杂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