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严、细、实 安全才有保障中石化王玉普董事长在燕山石化检查时提出了严、细、实的安全要求,各企业严格根据要求强化安全管理,为“安全月”以及强化安全生产,打牢进展根基。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个别员工喜爱不按“套路出牌”,干活时总想省事图快,将安全于不顾,把安全规程抛在脑后,总认为工作中的一些小毛病没什么大不了,用不着太仔细,不会出什么大事,还有的员工对发生在自己和他人身上的习惯性违规违章作业方式不以为然,见怪不怪,遇到问题不整改、不治理不说,甚至还听之任之,认为都是些“小病小痛”,“无所谓”,违章违规最后是害人害己害企业。笔者家日前装修,门窗都换,在换窗户的过程当中老板让工人系上安全绳,(应该是安全带)不知道老板给买了没有,反正现场是用吊装绳代替的,就这工人见老板走了也没有系,直接站在四楼“裸装”干活,让人看得心惊肉跳。这也让我想起了输油站里的电气设备春检中出现的一幕,站用变压器需检测,按规程要求是先停负荷侧,然后再拉刀闸,可操作人员(认为负荷小)想图省事直接拉刀闸断电,被监护人员制止才没有违章操作。上面的这些行为都是没有严格执行严、细、实的安全要求,是违反安全规章管理制度的行为,是存有不会出事的不安全思想作祟,是安全生产过程当中的大忌,也是破坏安全的“毒瘤”,我们应该时刻警惕绝不容忽视。海因里希法则告诉我们,违章违规发生事故是迟早的事。不管是违章还是违规打“擦边球”行为都是要不得的,虽然当时可能没有出现什么险情,并不等于永远不出“情况”,大量的事故分析来看,“小疾”也能成“大患”。安全教育方面我们天天强调“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而实际工作中,个别员工并没有把安全放在心里,总认为我一直安全没有出事,就我行我素,违规行为时有发生,等真正发生事故一起都晚了,对企业而言将直接影响到安全生产和效益,对个人而言轻则引发安全事故,重则出现人员伤亡,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违章违规要不得。实际工作中﹐我们要“严”字当头,像王玉普董事长强调的那样:第一个是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要到位;第二个是隐患排查治理要到位;三是安全监管要到位。从而筑牢安全生产根基。一线员工应当严格遵守安全规程,牢牢绷紧安全这根弦不放松﹐在做到“四不损害”的同时﹐不能存一丝一毫的侥幸心理,更不能图省事、“走捷径”违规违章操作,日常一些不起眼、细微的环节被忽视和放纵,将成为引发安全事故的“杀手”,许多前车之鉴我们不应忘记。安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