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中国观后感精选大全 《信中国》是一档由央视播出的人文艺术类节目,由朱军导演,我整理了一些关于这个节目的观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信·中国》影评(一):从“元帅到士兵”,杨烁与杨洋在《信中国》“深情穿越”战争年代 书信,是正式、高级、有趣的情感输送形式,即便当下是火红的互联网时代,但书信的魅力却是互联网时代永远都无法取代的。那么,书信的魅力究竟是什么?是维系,是纪念,更是真挚的情感,不然书信不会有“见字如晤”这样自信的“流行语”……但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日,书信往来不只是“新奇事”,更像是“不可能存在的事情”。即便有,想必也是把书信当做“玩具”,作为追求某人或给人惊喜的一种特别手段。当然,书信还有一种很特别的存在形式,那就是重读旧信。 在没有互联网、手机、传呼机,只有电话、电报的“宝贵年代”,很多人都用过书信来沟通、沟通,维系情感,自然也会留有旧信,甚至是现在看起来“很傻,很天真”的旧信。但重读旧信依旧让人思绪万千,并且愉悦,甚至是感动,这是现代通讯工具无法给予我们的。很奇怪,为什么?用语言解答这件事并不恰当,也不够深刻,最近有一档叫《信中国》的“读旧信节目”很生动接地气地为我们揭开了书信的魅力……这个叫《信中国》的节目一点儿不复杂,视角锁定那些“有故事的人”的旧信,让眼熟有热度的演员来重读旧信,并且带领现场观众一起重新走进“那年、那事、那人”。听起来的确很简单,但让人始料不及的是:重读一封封旧信竟然把人的情绪带动了起来,还跟随那些真挚的文字一起穿越回了旧时间,同时走心的感动无处不在……拿杨烁读朱德元帅的旧信来说,信中所托之事并非惊天动地,但假如结合年代、旧中国所处的环境,以及当时朱德元帅的位置,让人很难想象他对于一件“寻常事”是如此细腻,对家人,对朋友,对事业是如此真挚,让人感受到了极具人性温度却又很朴素的亲情、友情、爱情和梦想。杨烁读的这两封朱德元帅旧信,让大家对这个“熟悉的元帅”有了新的认识,而《信中国》对于旧信的解读方式非常有力量感,并且全程感情充沛,令人心怀仰慕、心生敬佩。 除了朱德元帅旧信,青年演员杨洋重读战斗英雄黄继光旧信同样 get 到了很多人的情感爆发点,这也是此前没想到的。假如忽略年代的话,杨洋与黄继光年龄相仿,而且杨洋有过军人经历,所以他与战斗英雄黄继光还是有许多相似之处。黄继光写给母亲的旧信可以说并无出奇之处,就是一封普通的家书,但越是平淡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