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能走多远?看你节后的工作状态就知道! 春节的脚步已经离我们而去,年后回来上班的第一天,你是不是很不情愿呢?还在想着假期怎么这么短,我今日整理了一篇关于工作态度的文章,一起去看看吧。 — 1 — 不久前,内蒙古呼伦贝尔一名 3 岁女童因为早上 6 点就起来排练,结果在录制节目时犯困,直接趴成小小的一团,直接睡了过去…… 而在云南,民间艺人在世博园景区内表演背阁(背阁是一人背扛另一人的“阁”类舞蹈),表演途中,一位小演员竟在空中 睡!着!了! 莫非这表演的是“睡美人”? 看到这一幕,引得不少网友直呼“这不就是放完年假第一天上班的我吗”完全不在状态呀。 于是乎,“假期综合症状” 这个词又再度热了起来,信任很多眷恋假(工)期(作)的老铁都不陌生。 第一天上班,跟同事交换土特产嚼嚼小零食舒缓一下心情,去其它部门串门聊天交换假期心得,即便坐在电脑前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状态不在线,精神不集中;工作时间想休息,休息时间有气无力;红红火火恍恍惚惚一天就过去了。 第二天继续懒懒散散处理着昨天本便该做完的事情,今日的工作又悄然堆积起来,边惶恐着边磨蹭着边加着班,拖拖拉拉过完一周还没进入该有的工作状态,美其名曰“还在调整中”。一恍惚,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接踵而来(好快乐,又可以放假了!),这种节后放假的疲乏焦虑状态就周而复始地上演。 — 2 — 曾经一个领导说过:从一个人的开工后状态,可以预见他未来几年的进展情况。 确实是的,开工后迟迟进不来状态,深化骨髓的拖延症病症也随之渐渐暴露。 开工后短短一两周的散漫,毫无保留暴露的是平常能下午做的事情绝不上午就搞定,能拖到下周完成的工作绝不会提前到这周的事实。 很多时候,完成上司分配的任务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把要做的事情做完了”,另外一种是“把要做的事情做好了”。而一再的拖延,当工作累计到一定程度,我们便很难再追求“把事情做好”,而是勉牵强强把该做的事情做完。 久而久之,我们对自己的要求一降再降;犹如温水煮青蛙一般可怕,只是更可怕的是,这温水还是你自己烧的! 试问,这样的你,怎敢对自己未来几年的进展有太高的期望? — 3 — 说到这,我想起高中的舍友小琪,每到周五大家就不约而同的坐等着放学,一起快乐计划着这周末要去哪里玩,而小琪永远都是埋头继续做着那无聊的数学题,身上仿佛有种“排他性”的奇异功能,总能自然而然的屏蔽外界的一切干扰。封闭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