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要对芳华作过度解读?是无聊还是找事 何必要对芳华作过度解读?是无聊还是找事最近网上对电影《芳华》沸沸扬扬,见仁见智,评说很多,充斥着各个论坛,连篇累牍。我没有看过这个电影,也不想拿出时间来看电影,对于这个电影的细节不想置喙。但我想说,不就一部电影吗,愿看就看,不愿看就罢,值得这么关注吗? 其实《芳华》受到过度解读,源于它的编剧和导演比太出名,一个华人著名作家严歌苓,另一个大导演冯小刚。争相对《芳华》评头论足呢?还以为物以稀为贵,中国电影中好作品太少了,有票房的作品太少了,粗制滥造的太多了。 冯小刚是国宝级导演,在中国大陆硕果仅存的几个大导演,除了他之外,知名就是老谋子和陈凯歌,还有如陆川、贾樟柯、姜文、顾长卫、徐铮等数人,只是后边这几个人远远不能与冯、张、陈相比。中国大陆的导演,论重量级绝不敢与好莱坞相提并论,也比不过香港、台湾。香港的电影历史悠久,有“东方好莱坞”之称,知名导演如过江之鲫,吴宇森、周星驰、徐克、陈可辛等仍很活跃;台湾的大导演,如杨德昌、侯孝贤等也很著名,美籍台人的李安等扬名世界。 老谋子原来是拍艺术电影的,对于商业片没有太多的心得。他的作品注重场景真实,色彩斑斓,但此人不擅长讲故事,所以的作品都有故事情节简单的通病。他后来转型,拍了几部商业片,《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金陵十三钗》《长城》还是有些票房,但负面评论也不少。陈凯歌拍过几部名作,艺术是有一点水准的,但《无极》被人恶搞之后,他就神坛跌落下来,多年没有多少出彩的作品。最近他拍一部《妖猫传》传,可能有些票房,但题材很无聊。 中国能拍商业片,让票房屹立不倒的人,几乎就是冯小刚了,他能够抓住观众的心思。他的叫座的电影委实不少,以前他拍的“贺岁剧”几乎成了不可或缺的大餐。冯小刚的电影噱头比较多,有一定的观赏性,但看过以后留下不太深刻的印象,比较俗气。看过他的《唐山大地震》,这个片子有一定的故事情切,但艺术效果与视觉效果也很一般。看了《芳华》的梗概,觉得与《唐山大地震》差不多的路子。 中国的电影产业进展举步维艰,因为电影事业的生态环境比较恶劣,题材受到的限制很多,审查十分严厉。对于电影的制作者来说,无疑是戴着镣铐的舞蹈。电影中现实主义的作品很少,因为这方面的限制很多,动不动就会贴上某种标签,不但不能获得审查,而且会受到愚氓的谩骂——人们普遍缺少宽容之心。 电影以古装为主,想象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