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教学法在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在护理实验教学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XX 级护理系学生中的 130 例作为本次讨论的对象,采纳随机分组方法,将学生分为实验组及对比组,对比组采纳常规方式教学,实验组则采纳体验式教学法教学,比较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对护士角色及患者角色的认知度更高团队协作能力更强,动手操作能力更佳,实验组学习效果明显优于对比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护理;实验;团队协作;角色认知度 0 引言 护理教学工作的完善是培育高素养护理专业学生的基础,教学内容包括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等,属于为人类身心健康服务的综合性学科。在护理实验性教学中,除了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教学,还需注重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育,以不断提升学生对护士角色的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近年来,体验式教学逐渐应用于护理实验教学中,该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教学中心,注重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育,使学生感受到护士的职能重要性,从而真正积极的参加到教学中,采纳体验式教学模式以来,学生对护士职能的感受增强,动手操作能力也有所提高,为日常教学工作提供了教学模式参考。本次讨论选取了 20XX 级护理系学生中的 130 例作为本次讨论的对象,分析了体验式教学法与以往教学法的区别,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 20XX 级护理系学生中的 130例作为本次讨论的对象,采纳随机分组方法,将学生分为实验组及对比组,每组 65例,其中实验组有女 62 例,男 3 例,年龄介于 18-24 岁,平均(±);对比组有女61 例,男 4 例,年龄介于 19-23 岁,平均(±),两组学生的一般资料比较,组间数据未见显著差异,P>,无统计学意义。 体验式教学方法 模拟体验 运用体验式教学法教学过程中,模拟体验是实践体验的重要环节,主要目的是,通过学生对护士及患者角色的体验使学生更好的对角色认知,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模拟体验的内容包括:患病情景设计,老师对设计内容加以讲解,学生模拟体验及操作,让学生感受到患者看病的整个流程,最后老师对模拟体验情况加以总结,并指导学生自行设定模拟情境,学生在体验期间,对体验的心得及感受进行总结。 实践体验 在模拟体验教学完成后,为学生设置实践体验环节,具体教学内容包括:将学生两两组合,其中一名学生扮演患者角色,另一名学生扮演护士角色,其余学生观摩护理过程,老师在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