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配电系统保护接地安全运转的不同方式随着经济的进展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力系统不断趋向自动化。为了保护低压电气设备安全一般只采纳一个保护接地系统,保护接地系统对建筑物低压电气设备的安全及其重要。低压配电系统保护接地有不同的方式,只有正确做到概念清楚、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用电设备采纳不同的接地方式及接地故障保护措施,从而达到供电的安全性能,才能有效地防止触电和火灾发生,提高安全用电水平。保护接地系统通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来的重要保护措施,使低压电气装置能够安全运转,能够保证建筑物低压电气设备的安全。 “地”一般是指大地。但在电气上,却具备更深一层的含义。接地就是在一个系统的元件和另一个系统之间(或者与某一个参考点之间)建立一个电的传导路径。电气及电子系统中的“地”通常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大地”,另一种是“系统基准地”。 接地是指把电气设备的某一部分通过接地装置同大地连接起来;接零是指把电气设备正常时不带电的导电部分(如金属机壳) 同电网的零线连接起来。由于大地内含有自然界中的水份等导电物质,因此它也是能导电的。当一根带电的导体与大地接触时,便会形成以接地点为球心的半球形“地点场”。此时,接地电流便经导体由接地点流入大地内,并向四周呈半球形流散。接地与接零是防止电气设备一旦漏电而可能发生触电事故的重要安全措施。 通常将地作为系统的零电位点。理想的地必须是一个零电位、零阻抗的理想导体,其上各点间不应存在电位差,它可在系统中作为所有电平的参考点。接地的目的有两个:第一个是为了安全,称为保护接地,第二个是为信号电压或系统电压提供一个稳定的零电位的参考点,称为信号地或系统地。保护接地是指将电气设备平常不带电的金属外壳用专门的接地装置实行良好的金属性连接。其作用是当设备金属外壳意外带电时,将对其地电压限制在规定的安全范围以内,消除或减小触电的危险。保护接地最常用于低压不接地配电网中的电气设备。 保护接地的作用是当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时,假如人体触及此外壳时,由于人体的电阻远大于接地体电阻,则大部分电流经接地体流入大地,而流经人体的电流很小。这时只要适当控制接地电阻,就可减少触电事故的发生。但是在 TT 供电系统中,这种保护方式的设备外壳电压对人体来说还是相当危险的。因此这种保护方式只适用于TT 供电系统的施工现场,根据相关规定保护接地的电阻不大于 4Ω。保护接地是广泛应用的安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