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食俗酒文化论文 1 自然功能———顺天应时,强身健体酒 本身具有一定的强身健体作用,在中国传统岁时节日里,人们进一步发挥了酒的这种自然功能,通过制作和饮用各种时令酒,以更好的状态度过岁时节日,达到自然的顺天应时,强身健体的目的。时令酒在一定程度上是“药酒”,其中一些品种传承至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春节的椒柏酒、屠苏酒春节旧称元旦,时间为农历正月初一。辛亥革命后以公历元月一日为元旦,以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习惯上正月初一至初五均叫春节春节是人们送旧迎新,祈盼来年好运的节日。节日期间人们有互相拜年、放爆竹、吃年糕、吃饺子、饮椒柏酒和屠苏酒的传统习俗。《荆楚岁时记》言元旦时:“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其中,椒柏酒和屠苏酒就是人们针对春节期间的时气而特制的“药酒”,人们认为饮用椒柏酒和屠苏酒,可以达到顺天应时、强身健体的目的。椒柏酒,有祛病的功用汉代时就有元旦饮椒柏酒的习俗。据崔寔《四民月令》所记载,“椒”即“玉衡”星精,气味芬香,服之令人身轻耐老;“柏”是柏树叶,古人视为仙药,吃了以后能免除百病。椒、柏可分别浸制酒,也可一起放入酒中饮用。古人信任元旦饮用椒花柏叶浸泡的酒,能使人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祛病长寿。古诗中留下了关于元旦饮椒柏酒的记录,如南朝庾信《正旦蒙赵王赉酒》:“正旦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屠苏酒也有祛病的功用。屠苏本是草庵的名称。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唐代韩鄂《岁华纪丽》:“俗说屠苏者,草庵之名也。昔有人居草庵之中,每岁除夕,遗里闾药一贴,令囊浸井中。至元日,取水置于酒樽,合家饮之,不病瘟疫。今人得其方而不识名,但曰屠苏而已”。孙真人《屠苏饮论》云:“屠者言其屠绝鬼炁,苏者言其苏省人魂。其方用药八品,合而为剂,故亦名八神散。大黄、蜀椒、桔梗、桂心防风各半两,白术、虎杖各一分,乌头半分,咬咀以绛囊贮之。除日薄暮,悬井中令至泥,正旦出之,和囊浸酒中。”可见屠苏酒是一种用多味药材浸泡的酒,这些药材的功效主要是清热、散风、健脾、除湿,古人认为这种酒对身体有益,元旦时合家饮之可不病不疫。椒柏酒和屠苏酒的饮用还有一定的规则,即让全家年龄最小的晚辈先饮、长辈后饮。元旦饮椒柏酒和屠苏酒的习俗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身体健康的向往,历代一直沿袭,椒柏酒和屠苏酒也成为各阶层人士在元旦时共饮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