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间艺术文化传承与进展 摘要:传统民间艺术通过各自方式传承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无形的中华文化以各种具体的艺术形式滋养着国人的心灵。新中国建国后,对中国传统民间文艺造成较大冲击的有两个时期:一个是文革时期,维持民间艺术物质条件运转所需的商业链被彻底斩断;一个是市场经济大潮时期,受机器大工业时代相似产品超高生产率的逼迫。民间艺术利国利民,它必须随着时代精神的改变而改变自身的形态。 关键词:民间艺术;市场浪潮;文化保护 所谓民间艺术是相对于政权艺术而言的,即以家庭为基本制造主体的草民们为补贴家用而去制造的各种艺术形式,包括了民间工艺美术、器乐、舞蹈和戏曲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手艺就是民间艺人的资本,资本的补偿来自于父传子、师带徒的代代相传。民间文艺诸形式对传播我国传统优秀文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塑造了民众的历史观、价值观,它上承下达的作用不是可以轻易用官方文宣取代的。但是在当下,传统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及其实体架构都呈现出大幅萎缩的趋势这是因为它们赖以存在的物质条件发生改变的时候没有能够及时地更新自身的创制方法而造成的,从而逐渐被资本的浪潮所吞没。资本根据自己的样子塑造世界,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民间艺术的保护,必须根据新的时代精神改造民间艺术的形式及其产品,使之也成为资本的一部分,具体体现在制作的方法、产量都必须根据机器大工业的相应要求进行改革。 一、民间艺术的传承功能 民间文艺直接触碰到民众的心灵,不管有文化的还是没文化的都聚在村头的大树下,听着村里的艺人家乡味十足的吟唱,这样放松过程中既包含了社会化的功能也包含了文化传承的功能。唱词加上恰如其分的肢体语言,无形的“善”就静悄悄地“钻”进了村民的脑海里,村民在不知不觉之间就接受了个人伦理道德的教化或者是坚定了对当时政治的某种看法。真正对乡下人的世界观起架构作用的应该是各式各样的民间艺术,诸如乡间曲艺和评书,包括各种舞台戏、地摊戏、说唱艺术及民歌(谣)、俚曲、故事、传说、童谣民谚、民间宗教的各色宝卷(已化为说唱艺术的一部分)等。这些民间艺术的传播管道可以总称为意识形态传播的“小渠道”,这还是相对于官方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建制式学校系统教育而言。所谓“小渠道”传播模式,可以理解为民间口承文化及其具体表现形式,它生动地记录了民众的喜怒哀乐,具有非典籍、非正统特点彰显了一种传播人伦德育观或某种理念、信仰,强化族群特色并保持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