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学的继承与价值取向浅析 在历经十七年岁月洗礼,渡边在音乐中对往事的追忆,对直子的怀念之情越来越远,但这种遗忘却也是对自身过去的远离,自己曾经在意的人,在乎的世界如今却只留下一幕不见人影的背景。无形中的哀与真实的美彼此交融,从而烘托出日本传统的悲美风格。又如在《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中,“我”在世界的尽头的村庄中为了寻找曾经的记忆而努力读梦。“不管怎样,我只能眼睁睁地默默看着这些异质片段忽而出现忽而消逝。当然,其中也有几幅我已司空见惯的极其平常的景致:白云在空中飘移,阳光在河面跳跃,毫无特色可言。然而这些平凡无奇的景致却使我心里充满无可名状不可思议的悲伤。我无论如何也不理解这些景致何以蕴含着令我如此黯然神伤的要素,一如窗外驶过的船,出现却又不留任何痕迹地杳然远逝。”日常中的景象却带来淡淡的哀愁,犹如绚烂的樱花在飘落,这种多愁善感的情调正是“物哀”的魅力所在。在《国境以南太阳以西》中也同样表达着“物哀”的美感,小说中的主人公“初”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邂逅了曾经中意但无缘在一起的小学同学岛本,在经过一段相处后岛本又神奇的消逝,仿佛不曾出现过一样,留给“初”的只有无尽的回忆与哀愁。岛本的消逝也带走了主人公曾经的过往。同样是在剥掉华丽的美式叙述框架后,文中氛围依旧被日本古典的哀婉所萦绕。正如村上春树的译者林少华所说的“村上小说的结构、写作手法以及文体或语言风格虽然明显带有西方文学尤其美国当代的投影,但其骨子里,其意识、意趣情致的深处,仍被浸染佛禅哲理的‘无常观’、被日本固有信仰的幽冥观、被物我一体悲喜与共的自 然 观 或 多 或 少 地 法 律 规 范 着 、 影 响着。”在村上春树的笔下世界,无论外在的场景描绘得有华丽,多西方化,但其文学世界中仍然有着日本传统文化的影子,并且是根深蒂固的。作家正是以一种细腻的笔法,营造出感伤、悲悯、忧愁的艺术情怀。 在村上春树的小说世界中,出现了很多的死亡主题,从《且听风吟》中主人公第三位女友的自杀,到《挪威的森林》中渡边的好友木月、直子、直子的叔叔、姐姐、初美,《寻羊冒险记》的鼠、与谁都睡觉的女孩,《舞舞舞》中的喜喜咪咪、五反田、迪克,《海边的卡夫卡》的佐伯及佐伯的初恋男友、田村浩二、琼尼•沃克,《奇鸟形状录》的绵古升,《1Q84》中的亚由美、大冢环、牛河、深田保等等。几乎村上春树的小说中都有死亡的意象出现,而村上春树对死亡的描写也是比较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