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员教育思考 摘要:大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要起到表率和时代先锋的作用,这就要求大学生党员要有更高的文化修养和道德素养。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培育是学生进展的需要,更是时代的呼唤。当前,部分高校在学生党员教育培育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应予以重视并加以改进。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刻的道德思想和道德理念,为当前学校党员培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将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育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修养;教育 随着大学生党员数量的增多,高校正逐渐成为共产党员新的“革命摇篮”但在新时期,各高校在大学生教育培育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亟需加以改进。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刻的道德思想为大学生党员立德修身以及高校党员教育培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一、大学生党员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范围受限 当前,各高校对于学生党员的教育,主要是针对于正式党员和预备党员,那些在入校后提交了入党申请书但在校期间未能入党的学生大多时候都被排除在教育对象的范围之外,使高校党员教育培育受到局限性,也遏制了部分同学入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实际来讲,不论是否已经入党,都应该作为重点教育对象,拓展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育的范围,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教育形式单一 各高校基层党组织对于学生党员的教育以党校课程和党支部大会集中学习为主,通常采纳老师讲授和学生发言讨论的形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缺乏吸引力,学生兴趣不足,参加度不高效果不尽如人意。 教育环境不佳 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于大学生党员的培育至关重要。随着经济社会的进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功利主义化倾向日益严重。浮躁、急功近利、贪图享乐等消极思想对当前大学生党员的道德、诚信和廉洁思想带来了严重的冲击。校园文化中传统文化所占比重较低,文化环境的建设有待加强。因此,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至关重要。 二、利用传统文化,发挥教育价值 加强党校课程建设 党课是对高校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有效地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传统文化资源的教育作用,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从而更进一步了解其中所蕴含的精神将“弘扬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党性培育”两个主题结合起来,形成教学主线,用传统文化的精髓来诠释共产党的党性原则,用最有民族意蕴的形式和风格去诠释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随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