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艺美术活态开发与多维转化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展,现代制作工艺得到广泛认可,而传统工艺美术却被边缘化。当掌握技艺的“人”在现代社会中失去了政府和社会的有力支撑被放逐于以经济效益论成败的商业中,传统工艺美术必定会在社会转型中、在其他类别产业的进展中黯然失色。工艺美术在当代社会进展与经济文化的浪潮中如何转型活化存续,这不仅是工艺美术从业者应关注的问题,也应该是政府和全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工艺美术活化讨论当代转型创作力 传统工艺美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工艺美术以人为载体,工具在手,技艺在身,其技术本体是与人的生命本体一体化的存在。传统工艺美术是与劳动主体交融为一体的活态技术本质。在机器工业化的时代,工艺美术的一些优势应该得到保留与发挥,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工艺美术产品的生产实践形式、协作工作模式、产品的实现形态等较为具体的现实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讨论,需要传统工艺美术的生产和现代创意理念的完美结合。在如今文化创意产业进展的浪潮中,传统工艺美术势必要与社会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相适宜,在不违反工艺生产规律,不扭曲技艺自然衍变趋势的前提下,将传统工艺技术的核心导入当代社会生活及产业实践中,使之在制造社会财宝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再生与创新,这才是传统工艺美术在当代文化与经济中的真正活化与保护传承的实现路径。 一、传统工艺美术从有用功能到文化功能的转化 现代工业社会中的工艺美术不再是主要的生产力,工业化程度越高,工艺美术离人们的生活就越远。在现代社会中几乎随处可见工业化产品,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一次性的产品愈来愈被大众所接受,手工制作的耐用产品对于现代人来说一是制造成本高,二是没有相应使用的环境。近现代中国城市家庭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三代同堂的家居生活逐渐减少,因此,传统生活方式难以维系.而以工艺美术制作的物品也越来越少。在传统农居家庭中,一些传统的生活方式还在沿袭,保留工艺美术制作物品的可能性尚能存在西方的生活方式渗透影响着城市每个家庭尤其年轻一代人对待生活的态度趋于简单化。在现代年轻的家庭中,生活节奏快,日常生活简化,就连盛装食物的器皿也很简单,工业化的产品成为他们的首选,这种生活方式也导致了传统工艺美术有用性减弱。随着工艺美术有用功能的退化,而具有民族民俗特征的文化性却日益强化。现存的工艺美术几乎都在显现这种文化性并延续着这类手工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