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读后感 1300 字 《传染》一书由乔纳·伯杰所著,传染是什么?就是一个传播给一个,在今日这个时代,由于科技的进步,任何事情的传播都会很快,这也造成人们盲目的接受,没有通过事情看本质。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传染读后感 1300 字。 本周的读书让我再次对“个人影响力”的重要性震惊了,其实浩瀚我前两年就知道这个时代,这个自媒体遍地都是的时代,个人影响力真的显得尤为重要。 想想,各种综艺选秀节目,那种海选的时候,真的特别搞笑,自我陶醉的选手唱着恶心的音调,居然也敢上台。 大量自我陶醉的人充斥着互联网,那么有人上蹿下跳秀下限,蹭热点就不足为怪了。 JK 罗琳,世界级畅销书《哈利波特》的作者,她有一本新书叫《布谷鸟的呼唤》,也不知道罗琳是不是对自己也太有信心了,她居然用了一个别人都没听过的笔名出版这本书,结果太凄惨了,只卖了3000 册。 后来,一个忠实的粉丝在论坛里面发帖,透露这个《布谷鸟的呼唤》的作者其实就是罗琳本人,于是,你猜怎么着,这本书一下子卖了 10 万册。 伟大如 JK 罗琳,去除掉个人影响力,也依旧只不过是二流作家罢了。 布谷鸟的呼唤再垃圾,也不可能只卖3000 册呀,为什么有这样的结果?因为这个时代,差不多水平的书实在太多了。那为什么亮明身份后,就能一下子卖 10 万册?因为 JK 罗琳的名声实在太响了。 换言之,那些普通作家的写作水平和JK 罗琳差不多。 这就是了,这个时代的差别不全在于个人能力,而在于个人的知名度。 在基础能力合格的情况下,要想尽一切办法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这才是关键。 说完了个人影响力,我们再来说说这本书的核心观念: 传染的社会影响力之一——有样学样。 最早的一群人喜爱什么风格的书,喜爱什么风格的音乐,都能引起别人一窝蜂的跟踪模仿。 因为人们普遍懒得思考动脑,与其说自己去挖掘新东西,还不如直接去看大家都普遍推举的东西,差不了多少。 这就是为什么第一批电影票房的口碑特别重要的原因,大多数人看电影的决定行为就是看看别人、那些看过了这部电影的人怎么说,假如说好看,那我也去看。 这就好像最近上映的《海王》,为什么温子仁带着男女主角来到中国宣传,并且把全世界首映放在了中国,北美居然要半个月以后才能上映?就是因为他看重中国市场,因为中国市场有其他国家市场更多的人。 《海王》一炮而红,后面的票房也不会差,因为大部分人去看海王都是因为朋友说好看。当然浩瀚我去看海王,是因为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