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角下微课探析 摘要:从传播学视角来看,微课属于教育传播活动的媒介,应遵循相关的学习理论和认知规律。运用传播学框架、使用与满足、符号互动等理论讨论微课,对微课突出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学生需求、以及实现微课教学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微课;传播学理论;特点;策略 伴随现代信息技术进展,教育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创新不断涌现,以微课慕课、翻转课堂为代表,基于视屏媒介的创新教学形式获得教育界的普遍认可,并得到逐步推广运用。微课制作简便,符合学生碎片化学习与移动学习的需求,深受广阔学生的欢迎。从教育传播活动来看,微课是传播知识和技能的媒介。从传播学的相关理论讨论微课,有利于全面和深刻地认识微课的特点,进一步探究微课设计和制作策略。 1 微课的起源和定义 在信息社会,由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节奏快,抓住教学重点和要点,节约时间,成为时代的潮流,微课应运而生。微课是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教学方法变革的产物。微课又叫微课程,是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社区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于 20XX 年提出的一个概念。美国可汗学院利用录屏技术开发了 3000 多门在线图书馆微型教学视频课程,为世界各地网络学生提供服务。从 20XX 年以来,我国微课的进展很快,推广和普及迅速。目前还没有微课的统一定义。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教育网络信息中心胡铁生认为:微课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实践,把教学视频作为主要的呈现方式,反映老师在针对某个知识点的教学活动中,运用和生成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体。 张一春教授认为:微课是指为了使学习者获得自主学习的最佳效果,通过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的简短而完整的教学活动。焦建利教授认为: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人们对微课定义表述各异的原因是由于人们对微课的特点和本质属性认识不同。有的人认为微课就是一堂教学课,如张一春教授强调微课是完整的教学活动;有的人认为微课是对传统单一教学资源继承和进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如焦建利教授认为微课就是在线教学视频。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分析认为微课就是一种传播方式,其中传播介质是视频传播的客体是教学内容。微课的教学主题明确,内容精炼,是一个能实现教学目标的完整教学过程,并以流媒体形式传播视频。微课既不是一堂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