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角下大学生体育价值取向分析 一、基于传播学视角的大学生体育价值取向问题 1、传者因素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学校应是一方净土,老师应永远是高尚人格的留守者,不熄火种的传播者。但是,从目前体育专业教育现状来看,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相当部分体育教育者在价值取向上发生了偏离,在义与利、身份与角色、责任与义务等方面迷失方向。有些体育老师是关起门来做学问,搞纯粹的概念推演,使得讨论成果很少具有社会价值;有的体育老师到处讲学或办班,放弃社会效益而猛追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老师的这种不正确的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着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与进展,十分不利于大学生成才。 2、内容因素 在传播过程中,信息内容对传播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体育教育是体育文化学术讨论与传播中心,更是各类体育专业人才培育的摇篮。但是,在当下的体育教育中,存在一个普遍性问题就是:体育学专业不专。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与体育专业学科的定位偏差有关外,还和体育专业所开设的主干课程、核心课程的设置有直接的关系。 3、媒介因素 加拿大著名学者 H.m.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人体的延伸,比如广播是人的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则是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综合延伸等。同样,在体育教育中,传播手段对传播效果亦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体育院系的办学条件、教学手段还较为落后,甚至很多学校都未能重视起体育教学。如今网络媒体在传播领域中的影响与日俱增,但有些学校并未在体育教学中引入网络教学方式,依旧沿袭传统的“满堂灌”的单向传输,这无疑会影响传播,从而降低效果。 4、受众因素 在大众传播学讨论中,受众是指大众传媒的信息接受者或传播对象。由麦奎尔和温德尔开创的从受众角度出发考察大众传播过程的“使用与满足”讨论理论确立了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在体育教育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应是积极的、主动的受众。但是,由于体育教育者采纳的是“填鸭式”或“放羊式”的教学方式,照本宣科的教学形式,使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对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取向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引导策略 1、正确定位传者角色 从传播学视角来看,体育老师作为信息收集、选择、加工、传送的“把关人”,其角色定位,首先应该是体育价值观、体育理念、体育文化和体育业务技能的先行者和传播者。因此,体育教育者的角色规定中应该更为重视体育实践经验和业务能力,走“产、学、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