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 10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认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知道三则故事的内容,理解《狐狸和葡萄》这则寓言故事,能从寓言故事的道理中受益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三则故事的内容,理解《狐狸和葡萄》这则寓言故事,能从寓言故事的道理中受益教学难点:理解《狐狸和葡萄》这则寓言故事,能从寓言故事的道理中受益教学过程:简介常识揭示课文题目:伊索寓言(示意齐读课题)简介相关常识:伊索:传说,伊索是古希腊的奴隶,生活在公元前 6 世纪。他知识渊博,聪慧机智,是位编造寓言故事的能手。寓是寄予的意思;言就是话寓言就是把深刻的道理和教训寄予在一个简短却很生动的故事中。同学们所熟悉的有那些寓言故事啊这些寓言故事都是从《伊索寓言集》中选出来的。(4)伊索寓言故事中的人物有不少都是同学们熟悉的小动物,如狐狸、狼,每则寓言故事均由故事和道理两部分组成。二、初读课文1、谈话:今日我们来看这样三则有趣的寓言故事。2、老师朗读课文,学生按常规要求听读:(1)画出生字新词(2)思考:每则故事的主人公是谁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每则故事分别揭示了什么道理3、简单学习生字新词4、指名回答问题5、集体朗读课文,从整体上体会每则寓言的主要意思三、感受形象1、出示挂图、感受形象(1)谈话:王老师把狐狸看到的那几串葡萄带来了(2)思考:这些葡萄长势如何啊哪儿可以看出来啊(3)你想到了那些词语来描写这些葡萄(4)书本上是怎样描写它们的指名回答齐读2、分析狐狸(1)谈话:面对这样诱人的葡萄,狐狸有什么反应你能想象出狐狸的谗样吗出示挂图:观察模仿(2)谈话:狐狸是如何去做的呢?能通过想象说具体些吗?(3)谈话:口水流了一大堆,也想尽了各种办法,可结果呢?一般情况下,假如是你,你会怎么想,如何去做呢?(4)谈话:可狐狸是这样做的呢?这样说的呢?为什么会这样说呢?(5)谈话:这么想吃,为什么他又很不情愿的离开呢?(6)谈话:你觉得狐狸是一个这样的人?3、朗读课文,再次感受狐狸吃不到葡萄却说葡萄酸的窘样四、感悟寓意1、谈话:狐狸吃不到葡萄,说明他是一个这样的人(用文中的词回答)2、谈话:他说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目的是什么3、听着狐狸的话,你想到了现实生活中哪些类似的词语这些话都共同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4、谈话:《狐狸和葡萄》就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齐读。5、谈话: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人和狐狸一样,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