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与对策讨论 以资本为纽带构成的委托代理关系是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产生的基础。资本层级结构在逐步延伸,集团公司对下属成员单位的约束力却在不断减弱。保持集团整体目标一致,实现集团价值最大化是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目标。 1.企业集团财务控制存在问题及原因 预算管理困难 由于集团企业中没有设置预算管理委员会,使得预算管理的控制权与监督权大部分都落到了总经理或总会计师的手里,相反董事会在全面预算管理中的权限无法实现。且企业集团预算没有体现全局性和适应市场变化的特性。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不重视对市场的调查讨论与有效预测使得预算体系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在此基础上做出的生产与销售决策的正确性受到质疑,导致预算调整频繁,从而冲击了预算的严肃性和有效性。 资金控制不足 在众多的集团中,成员都是独立的法人实体,具有独立的银行账户,集团难以监控成员企业的资金流动状况。并且资金流向没有合理的预算与控制,资金无法落实。集团部分成员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现金充裕,造成部分资金闲置。而部分成员企业缺乏经营资金,不得以向银行举债导致集团公司整体在收取微薄存款利息的同时支付金额较大的贷款利息,集团整体财务费用较高,集团公司未能在各成员之间合理调配资金。随着集团的进展和多元化战略的实施,集团公司内新的成员企业不断加入,但很多成员企业全部或部分依靠母公司的资金经营,影响了母公司的资金周转。 财务信息失真 一是财务信息舞弊严重。由于财务控制力和管理手段的落后,母子公司之间的财务信息不及时、不对称、不透明。各下属企业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不愿提供真实的相关信息,从各个层面截留财务信息,使得集团整体的资产与负债、收益与支出脱离实际情况,导致集团整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不真实。二是财务信息披露滞后。集团内部下属企业之间大量的内部交易,信息不能及时汇总传递,大大影响了合并报表的抵消工作和对外关联交易的披露。 财务监督失效 一是缺乏贯穿母子公司的财务监督机制。企业集团本身没有建立起贯穿母子公司的财务监督机制,财务监督往往各自为政。子公司因为具有相对独立的投资决策权、资金调度权,在经营过程中,有时会偏离母公司的要求,又因内部财务监督缺少力度,会导致母公司对子公司监督失控;并且企业集团财务监督主要集中在事后的反馈性控制,缺乏事前的预防性控制和事中的实时性控制。二是内部审计形同虚设。一方面是由于集团领导对内部审计重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