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设备的采购与管理思路讨论随着市场经济的进展,企业已经成为当下一种最主要、最主流的采购主体。为了满足企业大批量的商品生产,就需要大批量的设备采购。企业的设备采购不仅具备数量多、范围广的特点,而且对设备采购活动的要求也十分严格,需要对设备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和充分讨论。设备采购完成后,还需要对这些设备进行合理的管理,让它为企业生产提高效率,制造价值。下面笔者对企业设备的采购和管理思路进行了探究。现在,许多企业适应了时代的需要,纷纷建立了自己的设备采购体系,积极过渡为科学的采购管理阶段,但是有的企业设备采购也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解决这些问题与不足成为企业面临的新课题。一、企业设备的采购(一)价格阶段1、对比价格企业的采购员充当着谈判家的角色,采购的第一关是价格。价格是一切采购的前提,在保障质量的同时,节支是采购的主要指标。采购时首先要注意比较价格,有两种方法:第第一个是跟市场价比,即与市场上主要的价格指数比较;第第二个是跟历史价比,也就是统计采购价差。2、规避风险企业设备采购中需要规避的风险包括质量风险、价格风险、信用风险以及交货期风险等。 首先,事前控制是规避质量风险的原则。要选择有质量保障的设备供应商,可以实行外部资源管理,把采购活动深化到供应商的生产过程当中,促使供应商及时地为企业提供合格的产品、设备。同时可以合作制定一个行之有效的质量监管制度,来严格质量标准,避开质量低劣设备的产生,还可以成立一个质量监察部门,专门处理质量问题、投诉问题,将企业设备的采购质量风险降到最低。其次,高价采购的风险在企业采购中是时有发生的,因此要注意规避价格风险。规避价格风险要充分考虑市场因素,还要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或内部原因。规避价格风险要遵循建立具备较高市场敏感度的设备采购机制这一原则,适当的利用竞争关系,法律规范采购市场。第三,信用风险,在这里主要是指设备采购过程当中的预付款风险,要尽量选择诚信度高、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实现长期合作,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预付款的安全,假如关系到位,合作稳定,完全可以不用支付预付款,这当然是最佳效果。最后,假如供应商出现突发情况,需要延期交货,就加大了交货的风险。假如不能在较短时间内弥补空缺,可能会造成企业的巨大损失,甚至失去生产运营能力。所以,招采部门要未雨绸缪,提前预测某些不确定性因素,确保供应商准时交货或者提前做好防护工作。(二)需求...